面对不同的体验终端,人们希望需要的内容和服务更加个性化。iPad走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多点触控的界面、易用、便携性高和长时间的电池,其数量庞大且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应用程序和内容,让从几岁的小孩到退休老人都能够喜欢它。这正是个性化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即最大程度满足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用户个性化需求日益彰显,大家追求的是更自由地体验——不希望受到环境、空间、时间甚至设备的限制。现在业界热门的话题,如互联计算、三网融合、云计算,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帮助用户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个性化内容”的体验。这将从根本上改变IT公司提供产品、内容和服务的方式,从而带来产业形态和软、硬件创新模式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加速演变的过程中,IT企业如何审视业务模式、价值链和产业格局的发展方向,应势而动?如何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创造新的成长?今天的洞察和思考,将是明天成功的基石。
过去,中国互联网跟随国外发展,产生了一批优秀公司和产业领袖。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已拥有4.7亿网民、个人电脑年销量达6780万台、智能手机销量6200万部、彩电零售规模3998万台和国内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基于这样庞大的市场,加上国家将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都纳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予以大力投资和强力推动。在下一波个性化互联网创新风潮中,中国将有机会引领。产业界应该抓住机会、引领未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