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互联的特征
新一代互联网并不像IPv6那样属于完全颠覆性的变革,而是一种为了适应新一代网络需求特征点的组合。
现在人们提到最多的两个概念就是“新一代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那么什么是“新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呢?日前,H3C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曹向英先生和H3C网络安全产品线副总裁孙德和先生就以上问题为我们进行了深入解读。
什么是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有什么区别?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对互联网从不同层面的解读。
云计算逐渐落地的今天,在云运营当中对网络提出了独特的需求,那么相关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就需要基于这些需求实现整体的变革,搭建云就绪的网络,这正是新一代互联网的典型特征点之一。
新一代互联网的典型特征点还包括:融合大容量的数据中心,从平台到端口速率实现极高速度的数据中心升级;智能管理跨融合网络,管理范围囊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使这三者形成有效的联动,实现云资源调度的智能化。
新一代互联网的特征当然不止于此,还有许多。当网络具有这许多的特征点后,那时的网络就成为了“新一代互联网”,其对新一代互联网上业务的承载能力将毫无障碍。
从IPv4到IPv6
新一代互联网是以下一代互联网为基础的,而下一代互联网面临着从IPv4向IPv6的迁移问题。
从技术上来讲IPv4向IPv6的迁移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包括IPv4 OVER IPv6和IPv6 OVER IPv4。也就是先把骨干网做成IPv6网络,或者先把边缘网络做成IPv6网络,然后再逐渐切换。IPv4向IPv6的迁移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而且对于不同的网络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日韩等互联网后起之秀国家,就是通过国家建立了IPv6试验网,也就是直接使用IPv6建立起骨干网络,然后下面各级汇集全部通过IPv4 OVER IPv6的方法实现互联互通。但欧美等国家在IPv4向IPv6的迁移问题上驱动力不足,比如美国,美国是互联网发源地,IP地址资源和商业应用占据了先天的优势,至今美国还有大量闲置的IPv4地址资源,因此美国目前即没有地址短缺的忧虑,而且其也不愿意改动花费亿万美金构建的IPv4商业网络体系。
其实,现在由于缺乏对IPv6的杀手级应用,虽然人们知道IPv4耗尽是不争的事实,也已经认识到了IPv6的重要性,但承载网络始终不会去考虑更新到IPv6,而且人们还在采用NAT(网络地址转换)等技术延长IPv4的生命力,延缓IPv4最终耗尽时刻的到来。曹向英认为,IPv6网络的普及还是要通过国家或者强力机构的驱动才能做到,单纯依靠应用需求驱动会非常困难。
技术层面上IPv6的部署并不存在障碍,从技术到产品都已经成熟,H3C的所有网络产品:路由器、交换机等都已经能够支持IPv6网络环境。
H3C网络安全产品线副总裁孙德和也认为:“实际上IPv6的驱动最终会变成政策的驱动。”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依靠IPv4占据了全球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而在IPv6普及推广的今天,亚太地区国家非常积极,其目的就是为了在IPv6的建设过程中争取到主动权。在中国国内,前年教育网IPv6建设已经完成。今年,中科院的IPv6网络建设已经开始实施,同时三大运营商骨干网升级到IPv6的工作也开始提上了日程。
H3C一直在积极参与国内外IPv6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H3C还参与了许多应用研究工作并与院校展开合作研究。H3C十分关注国家相关IPv6标准政策的发展,而且H3C还是现有成型试验网的重要网络设备供应商之一。
今后H3C会更加聚焦IP网络技术,积极推出新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成为惠普整个融合IT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惠普与H3C在产品上的互补融合,使得惠普成为唯一一家完全自主提供网络、存储和计算三大产品的IT企业。H3C所提出的新一代互联网正是在为IT融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