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发现,生活之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极其广泛的“搭便车”现象、他们称之为“文化便车”现象。这种现象以他人或他群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如路径依赖者、教条主义者、学术抄袭者、盗版者、产品侵权者等等,都可以被视为是“搭便车”者。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就是“文化惰性”的产生。
当公众诟病冯小刚去年指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有太多植入式广告时,冯导解释道,广泛存在的盗版使得版权收益流失严重,产业链收缩,只好在影片中植入广告。盗版者正在“搭乘”的就是“文化便车”,也正是这种“文化便车”现象,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使得创作者的创造性受到打击,创作优秀作品的冲动和努力让位于粗制滥造和越来越多的植入式广告。这即是文化惰性所造成的后果。
免费分享即无物分享
“文化便车”现象的广泛存在,将导致“文化惰性”的产生,最终引来的是文化的溃败。
百度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口号即免费分享。它在百度的发展业务中,主要表现为向用户提供免费的搜索服务、百度免费音乐下载服务以及百度文库为读者提供免费下载图书阅读服务。但是,百度所推行的免费音乐下载和免费图书下载应该事先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同意,或者百度已经为百度音乐和百度文库所提供的“商品”买过单,以此来博得网民在百度的停留时间,提高其的广告收入。否则,百度所谓的“免费分享”只是对他人,即将音乐人和作家的“成果”拿出来与他人分享,让版权拥有者为百度的“善心”买单。
著作权保护的基本精神即“先授权,后发布”。百度文库所推行的却是无任何审查行为,即任由网友上传作家的图书,而百度却以百度文库只是一个网络平台自居,撇开自己作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让网友背负侵权责任,自己却在角落里开心地数着钞票——百度文库向爱国者百看电子阅读器提供内容。
百度的免费下载服务方便了读者阅读,扩大了图书的阅读面。一些不出名的作家似乎还应感激百度文库这个平台,让他(她)的作品能够有更广泛的阅读面。但在这种模式下,即在百度不保护作家版权收入的情况下,这种阅读面越大,作家的损失将越大。尤其是那些产量不高、且对版税依赖度高的作家。
因而,百度所推行的免费阅读服务的最终结果,将不会是阅读面的扩大,而是作家的集体生存危机。“文化惰性”开始发酵,导致作家要么放弃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写出高水准作品的尝试,要么诞生一大批文字工作者,即垃圾作品的制造者,最终是中国文学的集体死亡,读者不再会从文学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取而代之是浮躁心理的进一步泛滥。
免费分享阅读的结局将是无书可读,只会剩下一副“分享”之空壳。
版权制度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不可否认的是,盗版已经构成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从影碟、CD以及电脑里下载的书籍、音乐,甚至电脑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是侵权盗版。使用没有必要拿价格和收入来加以辩护,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文化研究学者威廉斯雷蒙德曾说,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由之推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盗版文化所侵染,而这一切则由于互联网等技术革命而变得更为普遍——盗版、侵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因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版权保护。因为,“文化惰性”会毁了人类的创新精神。
在现代商业社会,知识产权的制度精神,不是要封锁或者清除信息,也不是要排斥或打压思想文化技术产品的创造,而是要激励智力活动,鼓励思想文化技术创新,让更多优秀的创造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使用。
因而,为了不让“文化便车”现象及“文化惰性”毁了民族的创新精神,知识产权制度被建构了出来,用以保护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激励人类自由思想。现在,由50位中国作家所形成的中国泛文学界向百度发难,诉诸著作权保护,即是建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一个过程。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慕容雪村表示,维权联盟今天所做的事,即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慢慢养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谈判破裂后,作为维权联盟成员之一的韩寒,率先在博客里撰文对百度所宣称的“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免费和共享”发飙,认为“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和传播,并不是免费和共享。如果互联网的精神是免费,那为什么在百度上登广告搞搜索排名就要花钱?”
不管是韩寒对百度标榜的“免费分享”的质疑,维权联盟的积极行动,还是公共媒体的积极参与,引发的社会舆论争议,对已习惯了免费使用互联网的人还是有启蒙意义的。另一方面,如果维权行为能够引发司法制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有所进益,改变慕容雪村所担忧的司法现状——站在侵权人一方而不是版权人,不断进行法律创新,采取惩罚性赔偿,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我们或能迎来一个干净的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