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你平时会在网上有意还是无意浏览广告,在这些广告的背后有庞大的统计系统,包括你的IP地址、所在的地区,甚至你的显示器分辨率统统都会被它们记录下来。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浏览沿途的风光,殊不知有人一直在后面尾行,悄悄记录你的一举一动。
小贴士:我们在网页上看到的广告,绝大部分不是该网站自己的广告,而是广告联盟提供的广告,网站站长通过代码的调用将广告联盟的广告显示在自己的网站上,从而实现盈利。而为了保障广告主的权益和统计广告显示,广告联盟就会大肆获取用户的隐私,并提供给广告主看。
验证追踪保护的保护效果
那么,“追踪保护”真的可以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吗?我们决定测试一下,准备了IE 8和IE9 RC浏览器,进行对比评测。在测试之前先要开启IE9 RC版的“追踪保护”功能。开启方法如下所示:点击IE9 RC浏览器右上角的“工具”按钮→“安全”→“追踪保护”,在“管理加载项”窗口中点击“追踪保护”→“在您的个人列表”上点右键,选择“启用”即可(图 1)。
我们选择的首个测试目标是Google Adsens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告联盟——Google adsense,其广告遍布互联网,也是国内网站刊登广告的首选,非常具有代表性),先用IE8打开一个带有Google Adsense广告的页面,结果是广告正常显示出来了。然后到时候在IE9 RC中打开该页面,发现广告内容已经被拦截了(图2)。
我们更换一台不同IP地址的电脑,再在IE9 RC中打开测试页面,此时我们发现,页面底部的统计代码已经不见了,而进入到统计网站进行查看,找不到这次访问的相关信息了(图4)。
测试结束,我们进入“追踪保护”功能,双击“您的个人列表”,点击“刷新”按钮,看到了被拦截的相关记录(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