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消费民众的智慧

阅读 1295  ·  发布日期 2011-01-15 11:21:33  ·  百灵网
有钱了你会上哪儿消费,这个问题很简单,当然是商场、娱乐场所等等地方;这些地方实际上是消费的有效渠道。那么,有了智慧的时候你怎么消费呢?    钱是生产出来的,有多少GDP就有多少货币与之相对应;整个国民经济都是货币驱动,所以现代社会从来不缺少物质消费的渠道。很古的时候就不行,你生产出的产品可能没人买,你赚回的钱也可能无处可花。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智慧就面临这个局面,尤其是民众的智慧;即使是现代,智慧也存在如何消费的问题。智慧是想出来的,或者说是创造 出来的。而一直以来,只有精英阶层的智慧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和文学历史作品“消费”出去。智慧其实无处不在闪光,但就像萤火虫的微光一样,普通民众由于不直接接触媒体,也无法集中产生所谓有价值的作品,所以智慧的消费对民众来说只能是遥不可及的一件事情。

    互联网给民众的智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消费渠道。百度1月7日发布的2010年度搜索风云榜当中,有两个榜单与民众的智慧相关。一是“十大世说新语”:你懂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穿越了、闹太套、我嘞个去、鸭梨、真相帝、一个艰难的决定、羡慕嫉妒恨;另一个是包括了电影电视和网络歌曲在内的“十大文化作品”:阿凡达、爱情买卖、忐忑、老男孩、非诚勿扰、网络美女众生相、春天里、搞笑漫画日、凡客体、黎明之前。

    为什么我要将这两个榜单联系起来?因为作为特定的文化现象,我们也可以将网络新词当作广义的作品,一种本质上与电影、电视剧和歌曲没有界限的文化作品。即使有些新词“作品”是由公关机构或者并非此义的当事人创造的,甚至只是源自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但它们一旦成为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和频繁使用的创新词汇,便被赋予了民众智慧的涵义。比如凡客体,比如给力,比如一个艰难的决定,比如穿越了,不一而足。凡客体的诞生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主动性策划,但如果得不到民众智慧的再创造,也无法成其为一种“体”,充其量就是只能叫作凡客文案;“一个艰难的决定”本来只是3Q大战的一个插曲,但随着3Q大战被民众认识、再认识,这个短语迅速蜕变为一种机智幽默的民众智慧,被广泛用来需要讽刺、挖苦和鞭策的地方。至于阿凡达、非诚勿扰这样的电影电视作品,如果它们没有掀起一股娱乐潮流,如果它们没有激发广泛的民众争论,那么自然不可能成为民众的交流载体,也就不会构成民众智慧当中的重要角色。

    2010网络文化带给我们的新词和新概念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大更丰富的涵义包容性、更深的引伸义和更加明显的创新思维突破性。典型代表是:“你懂的”所体现的引伸能力、“一个艰难的决定”几乎能够涵盖所有行业所有冲突、“神马都是浮云”则前所未见地将汉语的语音幽默和哲学智慧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这些2010年的崭新文化点,集中了网民在人性的包容、生活的幽默和对事件的深入挖掘能力上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蜕变,智慧就在其中。

    回过头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智慧?我们认为智慧是指个人所拥有的感觉和知识所结合产生的创造物,它可以唤起他人更多的认知反应(包括理解、认同和再创造),并可能将其作为进一步思考的依据。柏拉图认为,观念是人类心灵能够思考到的对象。所以在观念的基础上,如果有突破性的创造和创新,那就已经进入智慧的范畴;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唤起他人的反应,这就需要有效的传播。马克思说过:“人的意识会随着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以及人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这个传播过程实际上深受个人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和推动。

    互联网是一个新鲜技术和新鲜媒体层出不穷的传播平台。博客、微博、切客……每一次互联网的创新都代表着一种广义泛媒体的诞生,但互联网之所以成为民众智慧的主要消费渠道,其核心能力在于搜索引擎的大规模普及和使用。例如在百度搜索平台上,我们既可以利用其搜索引擎的精准性直达目标,也可以利用百度百科对刚刚孵化出壳的新鲜词汇进行不断的修订、创造甚至重新定义。而所有对词汇涵义进行创造和修改的智慧性结果,又可以在不需要计算时间的前提下传递到每一个对这些词汇展开新一轮搜索的网民桌面和思维进程当中。

    根据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的学说,人是由动机推动的,而且本身就是具有解释力和创造力的主体,控制着影响社会生活的条件。社会活动就是人与人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使用语言及其它符号进行意义协调的持续过程。百度发布的2010年度搜索风云榜只是民众智慧的一个精练缩影,经过由搜索引擎提供的快捷通道和网络百科全书承担的智慧分享空间,互联网业已成为亿万普通网民的智慧消费渠道和更多新鲜灿烂网络文化的摇篮和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