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促进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方案》正式发布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对5月18日至7月6日主要新闻媒体、论坛、微博、博客等相关数据约70.3万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案》提出的“十件大事”获得99.91%的网民积极评价,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但同时普遍认为在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中仍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
一、舆论高度评价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2017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促进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分析发现,舆论高度评价《方案》提出的任务和举措,持积极态度的网民占比高达99.91%。网民普遍认为《方案》有利于加强信息系统整合、提高信息系统可用性,对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有专家表示,《方案》不仅针对痛点和难点将工作部署得非常具体,还明确了相应负责人,同时又有时间限制,为落实到位提供了保障。
图1网民对《方案》的评价情况
《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十件大事”,获得网民的一致好评,满意度均在90以上。具体来看,“推进整合,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最受网民关注(关注度达92.19,满意度达93.65)。网民认为许多部门都建立信息系统,但各自为政,互不关联,既无法实现部门内部的共享,更无法达到部门之间的协同。因此,网民高度认同《方案》提出将以司局和处室名义存在的独立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到国家的内网和外网平台。该举措可以有效破解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中标准不统一、平台不联通、数据不共享、业务不协同等突出问题,更有利于“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举措。
“构建目录,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全国大普查”也是受到多数网民好评的“大事”(关注度达90.15,满意度达99.56)。专家认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是政务管理、信息共享和信息化工作的基础,通过全面梳理政府信息资源,掌握了解全国政府资源现状以及部门业务情况,可以形成一份完整统一的政务数据地图。共享目录的公布和使用,将提高政府部门的数据质量,减少数据重复采集,进而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财政支出,减轻纳税人的负担。网民普遍表示,共享目录的建设将影响群众享受政府服务的便捷程度,有利于实现真正的“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表1网民对“十件大事”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分布
二、网民期待加强组织领导和优化建设模式
《方案》明确了保障各项任务取得实效的“七项措施”,这些措施如何落地、将带来怎样的成效也引发网民的热切期待。其中,加强组织领导的网民期待度最高,达97.99,网民普遍期待各部门能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全局观念,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方案》提出的“十件大事”能够取得实效。
优化建设模式也是网民期待度较高的措施,期待度达94.23。网民期待加强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以大数据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优化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一方面,政府能够积极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动政府服务模式转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感知用户需求和服务体验,进一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此外,也有部分网民期待加强安全保障(期待度达93.90)。一些网民期待未来加强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建立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以进一步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同时,期待进一步加强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增强其信息安全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技术和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保障政务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