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互联网+农业” 具体加出了什么?

阅读 482  ·  发布日期 2016-12-14 11:35:46  ·  海南日报 记者:孙慧
冬交会上“互联网+农业”元素随处可见
“互联网+农业”,海南加出了什么?
智慧伊索—海南网站建设、海南软件开发、海南网络运营
网络配图
  ■ 本报记者 孙慧

  在本届冬交会上,网络竞拍农产品、AR扫码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国首台无人驾驶拖拉机亮相……“互联网+农业”元素随处可见。

  近年来,我省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监管等环节的应用,亮点纷纭。

  加大供需市场


  不到两个小时,近500万吨农产品通过网络竞拍成交,交易额达到254.96亿元。这是在冬交会首日举行的优电联盟优质农产品采购暨单品竞购会上发生的一幕。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互联网+”拓展了销售渠道,山村里的农产品可以卖至全国。我省近年来力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截至今年11月,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共4020家,累计销售额108亿元。

  农业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唐珂认为,“互联网+农业”最大实现了购销信息双向畅通。

  加出公共品牌效益


  澄迈福橙、定安黑猪肉粽、儋州红鱼干……登录淘宝网海南馆,海南特产应有尽有。“互联网把海南的农产品整合起来共同营销,凝聚出一个整体品牌价值。”澄迈县网店协会负责人林勇说。

  海南大学教授柯佑鹏认为,海南各地生产的农产品品质相差不大,如果同一区域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形式组织起来,统一包装后再通过互联网放大营销,可获得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的品牌宣传效果。

  目前,全省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都在夯实互联网技术设施上,加大对整体公共品牌的营销传播。

  加快产业链条标准化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省农业的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促进了农业生产、流通、销售集约化、有序化、组织化发展。

  “互联网的利用,解决了农业在生产、质量安全以及销售营销上很多弊端。”海口永福农产品运销合作社董事长颜建全介绍了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物尽其用,例如质量安全上,消费者现在只需扫二维码,就可对农产品溯源。

  同时,互联网的双向性也可以让生产者从消费数据里分析出市场需求走向。“我们镇上有数据中心,可通过农业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再按需求指导农民种植生产。”石山镇副镇长胡炜彬说。

      注:原标题(“互联网+农业”,海南加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