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从IDG创投到IDG资本

阅读 1683  ·  发布日期 2010-11-20 09:37:10  ·  伊索科技
IDG资本刚刚完成了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全国社保给了IDG资本旗下这只名为“和谐成长”的人民币基金12亿元,占其计划募集的35亿元总额的1/3强。那一天随着社保“入股”,“我们很快就募集到了27个亿。”熊晓鸽说,剩余的8个亿计划在10月底完成募集。

  “这无疑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熊晓鸽说,到今年11月6日他加盟IDG就满20周年了。事实上外界更把人民币基金视为IDG在国内创造再次辉煌的新起点。从1992年进入中国、1993年第一只基金成立,IDG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其在中国所投的项目超过200个,其中60多个已经退出,“上市或者股权转让”。

  试水人民币

  人民币基金战场上,前有来者。深圳创新投(以下简称深创投)和达晨等一干国内PE公司在创业板市场上斩获颇丰。

  “在局外人看来,PE和VC们似乎赚钱挺容易”,熊晓鸽说,但实际上深创投、达晨都坚持了十年以上。“八年抗战都胜利了”,他们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坚持的结果。在中国不长的PE、VC发展历史上,深创投和达晨是当年由创业板传闻催生的一大批国内基金的“幸存者”:深创投成立11年,达晨今年4月也刚过完10周岁的生日。

  熊晓鸽说,在美国两个专业没有博士学位,一个是记者,另一个就是投资,“这说明其中变数很多,经验积累,市场磨练至关重要”。他说,“我对基金投资管理行业最大的担忧,就是把PE和VC投资搞成了群众运动,那就变成炒股了。”炒股“当然也会有赢家,但不可能有长胜将军。”

  一个基金管理公司对人、对市场、行业、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变化等乃至团队内部建设方面也都可能出错,“但基金管理公司最值钱的就是这些教训。”熊晓鸽说,“IDG过去18年经历过很多此类教训,而这正是我们在团队内部、在合伙人之间交流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核心商业机密”。

  何况回报只是人们评判基金的标准之一。“更重要的是,那些基金已‘功成而退’的企业依然能够健康发展”,熊晓鸽说,比如百度、腾讯之于IDG,尽管它们与IDG现在已然没有关系,“当人们提到IDG曾投资这些公司,我们仍会倍感骄傲。”在寻求心里满足的背后,是IDG寻求持续发展的深层动力,“我们的LP很看重这一点”:那才是真本事,而不是凭运气。

  外币基金面临新压力

  人民币基金的兴起,“短期内确实给了外币基金很大的压力”。

  “它是一个过程”。人民币基金的兴起是必然,同时也必然影响整个PE的游戏规则:外资GP要进入一些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与国内各层次的监管机构打交道,同时还要准备好在时机成熟时带中国的钱到海外去投资。至于具体怎么做,“总要在实践中去摸索,并不断完善规则”。

  但人民币基金的兴起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没有创业板的突然推出,如果没有过去两年海外资本市场的低迷,深创投、达晨能否成为关注焦点?“

  这种偶然性之下,是外币基金的机会。“创业板的高PE是国内市场攒了十多年后爆发的结果,价格肯定会逐渐趋于理性。”熊晓鸽说,迄今其估值已经从顶峰下降了1/3左右。事实上很多投资人的判断,随着11月1日创业板首次解禁潮的来临,市场的估值会更趋于理性。同时,近期乡村基等众多公司在美股受到的追捧也预示着海外市场的回暖。若海外退出渠道重新焕发魅力,无疑外资基金会更有优势。

  “找到那些市场空间大的领域,那些有竞争力、创新的服务和产品以及有很强执行力和应变能力的团队,是所有PE都要做的事情。”熊晓鸽说,不管管理的是美元还是人民币基金。

  即使在创业板市场上,外币基金也并非没有机会。目前创业板市场上大多还是“带有传统特征的企业”,比如传统制造业;而“典型创业板市场特征的企业还只是少数”。熊晓鸽认为,在投资到有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企业方面,“国外基金显然更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