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难题(Trolly Problem)"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拉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演化出许多新版本,譬如:是选择让电车撞死五个人,还是把一个胖子推下去阻止列车前行(胖子也得死);还有一种,胖子恰巧就是这个把五位无辜者绑在轨道上的人,等等。如今,这个辩题因无人车的出现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新的版本是:你的无人车将撞上一辆校车,它意识到它可以选择杀死你或者拯救一车的孩子。那么在设置程序时应该如何抉择?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电车难题” 总是以各种故作严肃、远见卓识的未来主义姿态出现,并激怒我 。最糟糕的是,这个肤浅的题型不仅伪装深刻,还演化出各种貌似更深刻、意义更重大的形式。
我们可以换种方式思考:如果你想设计一辆车,让它在特定条件下故意杀害它的司机,你如何保证司机不会修改程序,确保自己永远不会被自己的汽车蓄意谋杀?
答案很明显,借鉴 iPhone 模式。设计一辆汽车,让它只能安装通过交通运输部(或制造商)认证的软件,并将教人解锁定以重罪。目前 iPhone、游戏机和其他设备都上了数字锁,即业内所说的 “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