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更加聚焦来说,其实就是对原有产业关键成功要素的颠覆、替代,以致于那些曾经成功的金科玉律不再适用了。
当然,也有些领域,其关键成功要素不太容易被互联网颠覆,也就相应具备更大的市场壁垒。比如,大量的制造业躲不过研发、物流、仓储、服务等环节,它们相对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那些严重依赖渠道的厂商,或者说渠道本身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因为互联网的总体趋势都在压缩各种各样的渠道,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中间商是"非必要成本"。
所以,我们看待一个行业是否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或者说,一个传统行业想去互联网化,就必须重新梳理它所对应的KSF(关键成功要素)。一组是在传统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一组是在互联网化后的关键成功要素,通过逐个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就能发现这背后的风险、转移成本和机遇。
不只是屌丝喜欢TCO
在各种各样的KFS当中,用户总体拥有成本(TCO)是其中最具革命性的一个。任何一个互联网产业成功的背后,几乎都意味着它具有最高性价比的TCO。
例如,今年中国的手游市场极快发展,将超过100亿,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背后的TCO驱动。因为,智能手机普及后,玩游戏的成本变得非常低,这里的成本包括:你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玩,灵活性远远高于电脑;通过手机下载游戏的难度远低于PC;大多数手游上手的难度远小于PC;手游耗费的时间很碎片化,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成本等等。这时候,成本远远不只代表钱,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含义,有隐性的成本节约。与此相似,当人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你也不能单纯从价格的节约来分析TCO,还需要综合考虑购物所需要的时间、逛街所需要的交通成本等成本增加,也要考虑不能实地考察导致的"走眼"风险所隐含的成本。比如,淘宝上的服装类产品的退货率高达10%-15%,这也是一种巨大的风险成本;而在3C、书籍等标准化程度很高的类目里,则退货率低于3%,背后隐含的风险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