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金融大象的翅膀

阅读 489  ·  发布日期 2013-10-21 08:33:43  ·  伊索科技
百度欲涉足互联网金融”的消息这几天被传得沸沸扬扬,而可能的合作对象就是第三方金融搜索平台“融对此,“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并没有给予记者正面答复。不过,这一传闻本身就反映出市场对金融垂直搜索这一商业模式的认可。过去两年间,“融360”以一匹黑马的姿态闯入人们的视线,迅速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受高度关注的一种模式——金融垂直搜索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叶大清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金融机构就像一只大象,互联网是能帮这只大象飞起来的翅膀。”>填平金融与用户间的鸿沟如果打算贷款买房、买车,肯定需要跑很多家银行,了解各个银行的贷款条件、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如果有位中小企业主急需资金周转,也必定需要跑很多贷款机构,不但要比较分析银行之间贷款产品的不同,还要综合考虑自己是否符合对方的贷款条件。直接在网络上给这些贷款产品排排队、比比价,是个不错的主意,“融360”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个人与中小企业用户的金融需求小额又个性化,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这部分人的需求很难被满足;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人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到金融服务。”叶大清说,“‘融360’就是在填平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鸿沟。”

截至今年9月,“融360”有超过2000家合作金融机构、13000款融资贷款产品。每月用户搜索量达到800万次,上线至今累计申请金额1700亿元,获得批准近百亿元。今年7月,“融360”信用卡频道上线,直接将更接地气的金融服务推到了用户面前。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融360”这样的金融垂直搜索并不像阿里巴巴那样咄咄逼人,倒是成为它们的助手。叶大清将“融360”比喻为一个媒人,这边既要告诉消费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情况,包括利率、贷款成功率等详细情况,那边也要告诉银行消费者的情况,预先了解消费者的信息和信用水平,然后双向选择,才能促使整个交易的完成。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于“融360”这类互联网金融模式来说,更是重大利好。“可以预期银行将越来越重视服务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客户,金融产品将更丰富,都会大大增加网民搜索金融产品的意愿,同时银行也会试图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用,加强用户的差异化营销、优质客户获取和降低成本。”

适用于中国的商业模式

据市场行业人士分析,年轻一代网民(年龄在18-34岁的Y 一代)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银行业争夺的主要客户群体。成长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这代人更喜欢通过互联网,搜索、比较和申请金融产品。他们需要了解产品更多的信息、比较产品之间的优劣,发现更合适的、更优惠的产品。同时对金融机构的个性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在线搜索比价已经成为网民选择和申请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入口。来自谷歌2011年的调查表明,在欧美,88%的网民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会在网上进行搜索、调研。这其中,66%的网民完成调研后,会直接通过网站申请金融产品。而Forrester的调研报告显示,从2007年到2012年,英国人每年至少一次网上查询与申请金融产品的比例从22%上升为50%。

但相比于欧美,中国通过互联网搜索消费信贷、小微信贷款产品的比例还处于下游水平。“平均还不到10%,大城市不到20%,中小城市可能更低。”叶大清说,目前国内网民在线进行搜索比价金融产品后,两成人会最终下单,随着市场的成熟,未来两三年内,这一比例有望至五成以上。

尽管金融比价搜索在美国很普遍,但美国并没有发展出类似“融360”这样的金融搜索引擎。“美国金融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所以美国用户很早就有上网比价搜索的意识,他们会自己进行搜索与调研,因为美国并没有给金融垂直搜索发展机会。”

“互联网金融涉及到互联网与金融领域。美国金融的行业发展远远领先于中国,中国互联网化强于美国。所以,在中国发展得很好的商业模式可能在美国发展得并不好,比如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在美国是失败的; 美国并没有发展起来的商业模式偏偏就能在中国发展起来,比如类似‘融360’这样的垂直金融搜索。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美国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被中国创业者借鉴,但不一定要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