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将有助于提高他们获取文化知识的技能以及提升其他各方面的素养。反之,则会被网上出现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到身心健康。
面对网络上的诸如淫秽、色情、低俗、渲染凶杀暴力恐怖等等的有害信息,中国网络电视台总经理、总编辑汪文斌认为,首先要大力净化网络环境,“只有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他建议,所有互联网从业者,坚守“七条底线”,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努力提供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传播正能量,为青少年成长创造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腾讯网副总编辑赵国臣表示,净化网络环境还需身体力行,各网站都应加强对相关频道和内容的管理。据他介绍,以腾讯网为例,在日常的新闻编排和运营中,杜绝那些立意不高、甚至低俗媚俗的新闻,特别是教育、儿童等频道,对这方面的监管更为严格,违者必究。
网瘾问题突出 需要多方干预
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低龄化,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至成瘾的问题日趋严峻。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超过2400万人,还有18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倾向。
“如果不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网络成瘾将会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之一。”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并达到成瘾的程度,它像酗酒、吸毒和赌博等不良嗜好一样,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青少年网民已成为网络成瘾人群的主体。
“可考虑建立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加强立法和对网络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强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李占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