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购布局到直接对抗
事实上,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只是在PC互联网时代,几大巨头拥有各自的业务版图,如百度把持搜索入口、腾讯定位社交入口、阿里作为电商入口,各守一方相安无事,即使偶有小摩擦也无关大局。
移动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既有格局,搜索、社交、电商等资源重新整合,各大巨头凭借雄厚实力,纷纷通过收购加投资的方式抢占流量入口,补足短板,为新生态系统布局: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占领应用分发入口,成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收购案;腾讯2012年6月推出微信会员卡,12月联合高朋网推出微团购,直至微信5 .0新增手机支付和街景扫描等功能,一步步将微信打造成商业平台;过去一年里,阿里通过投资丁丁优惠、快的打车,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等产品快速布局移动互联网。
业内分析称,随着移动端布局深入,不同产业融合交叉,商业边界逐渐模糊,各大巨头侵入对方“领土”引发正面冲突将不可避免,微信对淘宝行业地位的挑战就是典型例子。“和实物电商以PC端为主不同,社交移动端更适合生活服务O 2O电子商务发展,因此腾讯很有可能凭借微信在大电商领域对淘宝实现逆袭。”品途网研究总监黄渊普说。
“从最初的竞购布局之争到现在的直接对抗,几大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正在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头们‘擦枪走火’会越来越频繁。”王钟雄表示,随着各大巨头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布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将对用户行为、购买习惯、位置信息等进行数据挖掘,实现信息精准、个性化推送,将来围绕社交、视频、音乐等入口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据了解,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投资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家打车产品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未来双方在这个领域难免一战。”
博弈背后的“开放平台”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