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时代,谁掌握的兵谁就可能赢得战争,到了今天21世纪,谁掌握了网络谁就可以赢得战争!在今天而且未来可以想象的是,以后打的是信息化战争,据报道阿美石油公司专门从美国请来一批计算机安全专家对此次事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病毒样本,专门认为这种被称为“Shamoon”的恶意程序病毒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将
电脑硬盘上的数据删除替代为焚烧美国国旗的图像;二是泄露被感染电脑的IP地址。计算机安全专家发现,“Shamoon”病毒中存在一段被称为“杀戮开关”的代码,它将攻击定时器设置为上午11时08分,病毒创作者还给这一抹杀机制命名为“雨刮器”(Wiper)。
这一段“雨刮器”代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今年5月被曝光袭击了伊朗石油企业的“火焰”(Flame)病毒,其攻击电脑内存的代码指令也同样被叫做“雨刮器”,当时伊朗石油部官员曾说,正是这个有着“雨刮器”代码指令的病毒,令他们不得不切断互联网与石油钻塔、哈格岛石油码头以及承担伊朗80%石油出口量的石油管道之间的连接。
媒体此前曾报道称,美国与以色列联手研发病毒,对伊朗的计算机系统发动了袭击,试图延缓伊朗的核计划进程。美国《纽约时报》6月1日曾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曾下达密令,升级在小布什政府期间启动的针对伊朗的网络攻击计划,以延缓伊朗核计划进程。今年5月底,多家反病毒公司警告“火焰”病毒在中东蔓延。伊朗官员当时表示,他们发现伊石油设施遭到一系列网络攻击。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20日报道,肆虐中东地区的“火焰”电脑病毒是由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发的,目的是收集情报,为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网络攻击做准备。但美国政府从未公开承认对别国实施网络攻击。
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网络对于打赢信息化战争起着无比的重要性,根据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然而在这个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同时,
物联网如浪潮之水席卷全球,物联网的到来将会引领人们进入另一个世界,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但物联网的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物联网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否则则是走马观花。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zigbee、Wimax等等。以太网是从上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从物联网看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标准工作作的好,TCP/IP协议依然是网络最大的一个协议 ,互联网时代时代开发出来的协议只是针对机器之间,但到了物联网时代不仅仅是机器之间的相互连接了,可以猜测的是物联网中的协议,要么一类物品之间各有一套协议,要么就和TCP/IP协议一样一个总的协议,但第一种情况是不现实的,物联网时代就是要万物相连,那么这个协议就显得非常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纵观物联世界,发展还是有待进一步方兴未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