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进入教育行业,会发生什么?2012年“在线教育”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热,而中国在线教育刚刚起步。传统教育培训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是否会发生转向?当前数字化教学需要解决那些问题?在学者们看来,李彦宏呼唤用互联网升级教育,也是对当下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警醒。
1 在线教育“一头热”
定向传输、被动接受、模式单一,这些几乎成为中国式教育的代言词,这一刻板印象现在蔓延到了在线教育。“目前中国在线教育的模式依然只是停留在‘一头热’阶段”,教育互联网极客韦晓亮指出,单纯地把线下学习模式下的课表、教材搬上互联网,对所有的学习者进行毫无差异性的单向填鸭式教学。总体而言,中国的教育以及培训行业最大问题在于科技手段的严重落后、人才的缺失、缺乏创新。
对于这些症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介绍,作为中国最大学府之一,北大已经开始尝试改变。“我们经济学系教师外出讲课,视频和课件上传网络,学生也可以通过邮件向老师提问,数字化教学互动效果较好,学生也有自己思考的时间”,苏剑说:“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站在固定的教室里,而是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都在家中通过视频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没有地域限制,可以扩大交流与互动的范围。”
2 校园生活数字化进入视野
除了实际教学,校园生活数字化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例如从新生报道的互联网化、教学过程管理、互联网化的辅助教学分系统、行政过程的互联网化后,近年来逐步呈现了与物联网的整合,呈现为门户和数字化校园的体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房鸣说。
大学的新教育实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2011年曾做过一个网络公开课实验:每个新概念学完,马上就要随堂测验,就像满10分过关一样。同时他们组织了网络社区,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挂到网上,因为有10万个学生在同时选这门课,根据他们的统计,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在平均22分钟之内得到答案。
虽然距离斯坦福的实验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介绍,在学院的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已经起步。
3 新旧媒体一体化趋势明显
“本科生教育方面,业务训练均基于跨媒体平台,文字、照片、视频、网络多种形式内容分享,学生也经常使用微博和iPad来做作业,新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从案例模式,写作训练,策划与研究思维上改变巨大”,喻国明说,“研究生教育方面,互联网对研究逻辑、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层面。如大数据研究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基本方式。新旧媒体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我们可以跟上这场潮流,我们也可以选择继续在我们这种活得不错的教育体系里走下去。”但在国务院参事汤敏看来,李彦宏所提的变革到了该开始的时候,中国必须尽快建立起这样的“新型学校”或创新型的教育机构,“网络教育2.0掀起的革命刚刚开始,一定要高度关注,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