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前高管创建私人社交网络Path

阅读 1979  ·  发布日期 2010-11-16 10:25:08  ·  伊索科技
美国科技博客AllThingsDigital今天撰文称,Path是一个与Facebook、Twitter等其他任何社交网络都截然不同的私人社交网络,如果该服务获得成功,可能建立起互联网上第三种社交网络类别。 硅谷正在迎来照片分享应用的繁荣期。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自上月上线以来,每周新增用户达10万人。与其类似的照片分享应用还有Picplz,以及今天刚刚上线的私人社交网络Path。

  Path由Facebook前高管戴夫·莫林(Dave Morin)创建。莫林固执地专注于真实世界的私人社交。与其他任何社交网站总是不停敦促你添加更多的好友或关注者不同,Path仅仅是用户与真正熟悉和信任的朋友之间的交流平台。

  为了迫使用户关注于这种朋友间的分享,Path省去了很多我们常见的社交网站功能。用户利用这一应用只能做两件事:分享照片和看照片。

  在Path平台中,用户没有相互好友关系,没有“赞一个”或评论,没有有趣的照片编辑选项,不能将照片分享到Facebook或Flickr,不能在发布照片后编辑,不能进行通用用户搜索(用户必须知道你的邮件和电话号码才能添加你为好友)。

  Path中的限制还不仅如此。用户最多只能与50个人分享自己的照片(可以关注超过50个人)。每一张发布出的照片都有自己的隐私设置,用户可以圈定部分人与其分享,也可以与特定列表中的好友分享。如果你对某个好友感到厌烦,你可以选择“暂停”分享。没有iPhone的用户可以在web上看到这些照片。

  最有意思的一个功能是,用户可以看到哪些人看了他发布的照片。也就是说,在Path平台上,你将永无宁日。好友们知道你什么时间看过他们的照片。

  所有的照片在拍摄时就自动添加地理位置信息,用户也可以圈定任务或添加标签。这一功能意在帮助用户利用这一服务重拾记忆。

  如果你想试用Path,最初你会发现你的好友列表空空如也。你必须从零开始寻找好友,直到好友决定添加你。

  与其他任何社交服务不同的是,Path一点都不具有病毒传播特性。因此,尽管这个服务很有意思,其用户数字不太可能会像Instagram等大幅攀升。但话说回来,你真正使用的手机照片分享应用能有几个呢?

  Path创始人莫林表示,“我们希望实现缓慢的有机增长,而不是病毒式的扩张。我们希望将Path打造成为一个30年的品牌。

  他补充道,“很多照片分享应用只是图片博客的一种而已,往往只鼓励用户攀比人气。而在Path,用户可以做真的自我。”

  这种反病毒式的社交网络似乎有些过度私人化了,但莫林称Path的功能设计是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根据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 )的理论,人的大脑只能维持148人的稳定人际关系网络,这一理论被称为150法则。邓巴还认为40到60人就是正常人私人关系网络的界限。Path的理论基础同样来自于诺贝尔将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卡纳曼在TED大会上有关幸福的演讲中曾谈到体验和记忆的不同,并大受外界欢迎。

  如果像Path这样的高度私人的社交网络获得成功,其将有可能创立社交网络的第三个类别,与Facebook和Twitter相区别的关系网络。但是我觉得Path也不应该过于私人化,比如至少可以允许评论或对朋友的照片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