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北京二中院终审认定360隐私保护器属于不正当竞争,判决奇虎向腾讯道歉并赔偿40万元。
2013年3月,广东高院一审认定奇虎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成立,驳回奇虎诉讼请求,79.6万元诉讼费用全部由奇虎承担。
2013年4月25日,广东高院一审认定扣扣保镖属于不正当竞争,判决奇虎赔偿腾讯500万元,并在有关网站和报刊上向腾讯道歉。
昨日,广东省高院对腾讯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被告构成不正当竞争,应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500万元,并在有关网站和报刊上赔礼道歉。这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赔偿金额。宣判后,奇虎公司当庭表示要上诉到最高法院。
2010年10月29日,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发布。软件开发商奇虎公司称,扣扣保镖具有“给QQ体检”、“帮QQ加速”、“清QQ垃圾”、“去QQ广告”、“杀QQ木马”、“保QQ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功能。
这一软件却很快招来了QQ软件的运营商腾讯公司《关于360公司推出非法外挂的严正声明》,谴责扣扣保镖是“通过外挂手段对QQ的多项功能进行破坏,严重影响QQ软件的安全和完整服务”。
11月3日,腾讯公司再次发出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奇虎公司“破坏腾讯公司的正常运营”,腾讯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要求QQ用户在360软件与QQ软件之间“二选一”。
2011年8月19日,腾讯公司向广东高院提起诉讼,认为奇虎公司损害了QQ软件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请求判令奇虎公司立即停止涉案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25亿元,并向原告赔礼道歉。
昨日开庭宣判中,广东高院认定被告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对腾讯公司提出的高达1.25亿元的索赔请求,广东高院没有完全支持,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酌情判定奇虎公司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500万元。
此外,案件诉讼费66.8万元,由腾讯公司负担16.6万元,奇虎公司负担50万元。
宣判后,奇虎公司的代理律师当即表示要上诉,并表示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奇虎认为,这次“判决并不公正”,并表示将追究腾讯“二选一”对360造成巨大损失的责任,进行追诉。
奇虎认为,广东省高院“存在明显的地方保护倾向”,360已决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Q大战第三战控辩焦点
腾讯
扣扣保镖是否破坏QQ增值服务
腾讯称扣扣保镖实质上是打着保护用户利益的旗号,污蔑、破坏和篡改腾讯QQ软件的功能,同时通过虚假宣传,鼓励和诱导用户删除腾讯QQ软件中的增值业务插件、屏蔽原告的客户广告,同时将其产品和服务嵌入原告的QQ软件界面,借机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
QQ体检是否构成商业诋毁
扣扣保镖会自动对QQ进行“体检”,显示“体检得分4分,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共检查了40项,其中31项有问题,建议立即修复”,“在QQ的运行过程中,会扫描您电脑里的文件,为避免您的隐私泄露,您可禁止QQ扫描您的文件”等用语,腾讯据此认为奇虎的行为构成商业诋毁。
奇虎
奇虎并不认为扣扣保镖侵害了腾讯QQ软件的完整性、安全性,反而辩称腾讯的商业模式具有“掠夺性”和“侵害性”,“为了保护广大用户和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奇虎作为安全工具的开发和经营者责任重大,有权对抗和改变腾讯的行为”。
奇虎辩称,给QQ打分不是对QQ的整体评价,只是对QQ软件运行状态的反映与评价;扣扣保镖对QQ也曾给予100分的评价;奇虎对自己产品的安全也有评分,也显示得分低,不能得出打低分就是贬损他人产品行为的结论,亦不构成商业诋毁。
广东高院
广东高院认为,腾讯在即时通讯平台上发布的广告、游戏及增值服务不属于病毒、木马程序和流氓软件,奇虎公司无权假借查杀病毒之名,侵入合法软件的运行进程,擅自修改他人软件,破坏他人合法经营。
高院还认为,奇虎一方面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展综合性服务,投放广告、提供新闻弹窗等;一方面又以保护QQ用户安全为名,提供工具鼓励和诱导用户过滤腾讯的广告和资讯服务、删除和破坏腾讯的增值服务,具有明显的不正当竞争的恶意,是导致“3Q”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广东高院认为,只有当QQ特定的功能插件、广告、资讯弹窗被禁用、阻止和清除后,QQ体检才能得满分。给QQ打100分,实质是为了鼓励和诱导用户使用扣扣保镖的“一键修复”功能去破坏QQ的产品和服务。扣扣保镖还以特别醒目的方式提示QQ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损害了原告腾讯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构成商业诋毁。
此外,奇虎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嵌入QQ软件界面,依附QQ庞大的用户资源推销自己的产品,违反了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原则,构成不正当竞争。
3Q大战实质是
互联网入口之争
据新华社电 记者毛一竹、付航
奇虎360和腾讯之争的实质,无非在于争夺用户的桌面客户端,进而占据互联网入口的制高点。近年来,从浏览器、播放器乃至输入法,各大互联网口水战皆由此而起。
但双方采取的手段皆为业界诟病。奇虎涉嫌利用用户的恐慌心理搭便车,推广自己的安全服务;腾讯QQ强迫用户二选一,“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被网友戏称为“3Q体”。
知名互联网经理人王冠雄认为,“3Q大战”爆发以来,互联网时代商家与用户的权力边界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不过,随着互联网服务“云端化”逐步推广,因客户端兼容问题导致的纠纷变得不那么激烈。
“3Q大战”客观上推动了互联网的开放进程。在经历了“3Q大战”之后,2011年中国互联网迎来了“开放元年”,腾讯、百度、阿里、新浪、360等众多互联网行业的领先者纷纷推出自身的开放平台,中国互联网创新和发展环境都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