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互联网公司2012年财报基本发布完毕,面对互联网领域的激烈竞争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众多互联网公司交出的成绩单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营收规模以及利润表现看,腾讯、百度再次领跑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退市尚无具体营收数据)。其中腾讯营业收入438.9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24.8%。百度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53.8%;净利润104.5亿元,同比增长57.5%。两家企业的净利润均超过中国联通向中国电信靠近。
从收入组成看,曾经支撑互联网企业度过寒冬的移动电信增值业务在互联网公司的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以腾讯为例,2012年移动电信增值服务收入37.2亿元,占总营收8.5%,同比增长仅13.8%;而全年的网络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9.8%,达到了33.8亿元。有业内人士感叹,“互联网巨人,亦是广告巨人了”。
回顾2012年,上半年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进入智能手机领域以及下半年呼声甚高的虚拟运营商问题,互联网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成为终极的网络广告商?布局移动互联网把握入口回归产业链上游成为终端厂商?加深通信领域服务最终成为虚拟运营商?面对各种领域,互联网的巨船下一站会驶向哪里?
撬动巨额财富
1分钟,中国互联网会发生什么?通过各大公司公布的2012年财报会发现,腾讯收入8.4万;支付宝完成6250笔交易,百度搜索347万次,迅雷下载1.1万GB;新浪微博9.5万条;14.8万人访问天猫淘宝。一系列庞大的数字显示众多互联网企业业务规模已经十分庞大。
互联网领域专家刘兴亮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互联网行业是通过免费模式实现规模效应从而获得利益。通过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吸引了海量的用户,然后通过广告,增值服务或者其他虚拟产品收费来获得成功。
往前十年,全球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几乎全是用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海量用户,然后再通过广告,或者增值服务或其他虚拟产品收费来获得成功,雅虎、GOOGLE、Facebook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国内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淘宝、新浪等等也都是这么熬出头的。
“免费”已是互联网业的共识。《连线》杂志总编克里斯·安德森几年前曾写了一本同名的探讨互联网经济书籍,书中提及在比特经济笼罩下,一切由信息构成的产品的边际成本都在趋零化。人人都将其视为数字网络时代的商业成功定律。
在中国,用户习惯了免费的产品,更喜欢赠品、盗版甚至山寨;内容的原创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尚不能真正帮助从业者赚大钱;企业不愿意为任何软件和服务付费,不在乎法律风险。“免费”经济拥有一个比其他国家更肥沃的商业土壤。
宏观的经济环境造就了分别专注于互联网增值服务、搜索业务、电子商务的TAB(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互联网“三座大山”的形成。通过财报显示,除了奇虎360的增速(营收同比增长96%,净利润同比增长200%)超过TAB外,其他互联网企业虽然获得可喜的增长,但均要低于TAB,“三座大山”的格局已经很难撼动。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表示,因为网络效应的缘故,只要睡莲布满了池塘,下面的水藻就很难再获得阳光,目前的模式必然最终造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谷歌CEO施密特曾经坦言:免费排除了市场上所有的价格歧视结构,结果往往会造成赢家通吃。互联网企业正通过“免费”的模式撬动着巨额财富。
驶入移动互联网
伴随着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运营商移动网络的更加完善,近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在传统PC互联网格局已定,竞争越发激烈“大树之下寸草难生”的环境下,移动互联网领域不论是移动购物、移动社交、LBS、O2O、手机游戏、移动支付、移动搜索等等众多细分领域都是未全面开发的“蓝海”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移动互联网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说,去年,我国3G用户达到2.3亿,移动基站207万个,智能手机出货量2.58亿部,超过之前累计出货量之和。“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总数的2/3,移动互联正呈现爆发式发展趋势。”
艾瑞咨询分析师由天宇指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549.7亿元,增长96.4%。2012年,智能终端和网民规模都获得了较快的增长,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移动互联网市场经过两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加入,各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布局,将发展重心向移动领域倾斜。
优质的移动网络、丰富的移动应用、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被视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三个关键要素,众多互联网企业在向移动互联网迁徙过程中,终端和应用是其介入的最直接方式。
2012年众多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跨界智能手机终端领域,希望能通过终端内置等方式把握移动互联网入口,获得流量推出内容服务等方式来最终实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通过与终端厂商合作的“360特供机”、阿里云OS手机、百度云手机、盛大BAMBOOK手机……等等智能终端迅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此番“撞机”潮现已退去,带动了智能手机终端价格垂直化下降,功能越来越强。
对于未参与“撞机”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制作APP客户端尽快的将已有业务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成为最直接的方式。人人网CEO陈一舟表示,不搭平台,不接近操作系统底层,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能留给人人的空间是做APP。
“我们的移动战略取得了进展,人人移动端流量快速增长,同时推动移动相关游戏的营收出现显著增长,为糯米网的移动商务开辟了全新领域。”陈一舟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提到APP,腾讯旗下微信正成为国内众多移动应用中的真正杀手级应用。在推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户数突破3亿。奇虎360董事长周鸿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腾讯凭借着微信拿下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
即便已经取得优异成绩的腾讯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研发团队能完成所有领域的APP开发,所以搭建平台,开放已有能力提供APK接口,聚拢大量的开发者成为具有庞大流量的公司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在201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推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为移动互联网开发者提供个人云存储PCS、多屏幕Screen X技术、云应用生成服务Site App、LBS·云、移动云测试MTC、百度应用引擎BAE、浏览内核Engine等七方面能力,帮助开发者降低成本。
由天宇表示,传统互联网企业不断加强和完善移动端布局,新兴企业也纷纷选择这一领域进行创业,移动互联网领域竞争者越来越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试图在这一新兴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移动互联网之战已经打响。
竞合博弈到协作共赢
互联网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以及快速发展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及挑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促使着运营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基础业务从短信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变。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服务正在对运营商基础业务发生替代的作用。
虽然今年春节期间,运营商短信业务依然保持了增长势头,移动互联网应用对短信、语音业务的替代似乎并没有人们直观感受的那么明显。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的2013年前两个月电信业务运行数据显示,1-2月国内点对点短信同比下滑10.6%,语音ARPU从去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微信、微博等信息服务对短信的替代作用显著。
由于企业基因、机制体制的问题,运营商的众多互联网产品、移动互联网产品均未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位运营商本地网老总表示,受制于KPI考核、资源分配等影响运营商注定无法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去运作。
从去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抛出“腾讯威胁论”直指OTT对传统运营商挤压明显后,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之间进入了一种竞合博弈的状态,有关运营商向以微信为代表的OTT厂商收费的话题一直充斥着整个互联网领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出席IT领袖峰会时表示:“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一个行业要可持续发展,违背经济规律做事都是难以长远的。”他认为,运营商和OTT公司不会发展成“水火”关系,而是“鱼水”关系。有专家提出,无论是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未来都是大数据运营商,构成信息服务的共同体。
互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边界不断被拓宽,在众多领域都将从竞合博弈最终走向协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