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产品“走出去”正当时

阅读 628  ·  发布日期 2013-03-11 08:23:45  ·  伊索科技

   “微信类产品彼此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竞争态势"是以天计算,可谓"生死时速",成败就在此一举。

  腾讯进入金融业绝不是因为这个行业赚钱,如果是为了赚钱,怎么不去搞房地产?这是从互联网用户需求和自身行业角度思考的。

  (腾讯在去年收购了易购的B2C后)现在,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做电商了,不像以前,老是围着竞争对手转圈。”

  昨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接受重庆商报记者专访时,就腾讯国际化、进军金融业、电子商务战略、微信商业化等热点话题一一作答。

  腾讯国际化正是“走出去”的大好机会

  重庆商报:在本次两会上,您建议把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提升为国家战略,目前,腾讯的国际化进展如何?

  马化腾:“走出去”是很多中国企业的梦想,目前已有华为、中兴、海尔、美的等很多企业走出去了,但是在信息、服务行业,还没有成功的例子。

  现在,移动互联网席卷全球,这对纯移动互联网产品而言,是千载难逢的“走出去”机会。过去的互联网模式基本上是从美国复制过来的,在这方面,别人比你成熟,“返回去”是不太可能的;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都还没有准备好,很多公司会受因以前在PC上的服务而受限,因此,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重庆商报:面对具体产品,腾讯是如何“走出去”的?

  马化腾:亚洲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在普及速度、花样更新等方面都比西方要快。比如,在微信类产品上,目前除了腾讯的微信,还有日本、韩国两家公司的产品都在往外推销,彼此竞争十分激烈,在多个市场上都有交锋,“竞争态势”是以天计算,可谓“生死时速”,成败在此一举。

  上月底,我们宣布成立了微信美国办公室,此举正是为了拓展欧美市场的需要。

  重庆商报:除了产品走出去,“走出去”还应包括海外投资。近两年来腾讯最成功的海外投资是什么?

  马化腾:最成功的是投资了美国游戏开发商英雄联盟,这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大在线游戏,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0万,虽然现在商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但受欢迎程度很高。

  进军金融业用户需求推动是主因

  重庆商报:上月,由阿里巴巴的马云、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的马明哲和你联手打造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卖保险的消息引人注目,您是怎么考虑的?是因为金融行业利润高吗?

  马化腾:腾讯进入金融业绝不是因为这个行业赚钱,如果是为了赚钱,怎么不去搞房地产?这是从互联网用户需求和自身行业角度思考的。例如,微信的小额支付、电子商务商户之间的小额信贷等需求,因传统的金融支持得不够好,结合得不够紧密,这才让互联网企业去做。

  我认为,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的转变不亚于电的发明,你想想以前各行各业没有电是怎样的状况,互联网的出现,也促成了这样大的改变,除了纯互联网,其实有很多业务是与互联网结合之后的产物,如电子商务就是互联网与零售业的结合。

  重庆商报:腾讯在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马化腾:腾讯只是小股东,是作为资源方参与进来的。对于几家合作方而言,平安有线下网点资源,马云有电商资源,腾讯也有电商资源,更多是虚拟产品、账号体系等。目前,讲其发展趋势还为时过早,还需要尝试、探索。

  微信商业化正研发将以做平台为主

  重庆商报:腾讯的微信是近一两年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不少业界人士因此称腾讯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已超3亿用户的微信商业化备受关注,您能介绍一下关于微信商业化方面的情况吗?

  马化腾:外面的声音比我们还着急,我们推进的速度没有这么快,因为,这是非常庞杂的工程,涉及到线上线下很多行业的整合,是选择很多行业一起上,还是行业垂直整合后再推出去,目前正在探索。

  在增值服务方面,海外的微信类产品已比腾讯微信早了大半年,尤其是在社交游戏方面已有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腾讯目前也在紧锣密鼓研发,要用户体验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后,我们才会推出。然后在此基础上,搭建开放平台,与其他游戏开发商展开合作,以提供更多的内容给用户。

  重庆商报:游戏之外的其他应用如何展开商业化?

  马化腾:除了游戏产品,其他方面商业化的总体思路也是做成一个平台,我们不会把某些应用做得太深,更希望构造连接商业模式的通道和平台,至于复杂的商业模式则交给合作方或个人去做。因为目前已经诞生很多好的商业项目,例如,通过微信卖书、基于微信做电商网站、借助微信推网络文学等。

  腾讯做电商曾走过弯路现在长势好

  重庆商报:去年,以聊天工具起家的腾讯,对腾讯电商投入10亿美元,重金打造电商。如今,快一年了,发展得如何?

  马化腾:在选择电商之前,其实走了很多弯路,因为淘宝的网络效应很强,C2C(个人对个人)确实很难做,如还是用腾讯过去“拍拍”的思路是很难打赢对手的。去年,腾讯收购了易购的B2C(商家对个人),做B2C业务,再跟腾讯平台整合,就找到了着力点。现在,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做电商了,不像以前,老是围着竞争对手转圈。

  重庆商报:腾讯与阿里系、京东商城、苏宁等竞争对手相比做电商的优势何在?

  马化腾:与阿里系做平台、京东做3C产品、苏宁从线下走向线上等不同,腾讯易迅的思路是扎根在一线城市,一个一个做透做深;而且所有的配送都是自己做,在一个城市能做到“一天三送”。

  现在,腾讯电商的增长非常给力,由于前期是巨资投入,所以,还要承担相当长时间的投入、亏损。

  重庆商报:您对腾讯电商的期许是什么?

  马化腾:几家电商的目标差不多:通过大量卖货,吸引用户的忠诚度,变成入口,再叠加高毛利的非标类如衣服来挣钱。标类商品基本不挣钱,主要是用来铺流量。腾讯电商在走过一些弯路后,终于找到了发展方向,未来还会坚持做下去,因为通过互联网解决零售问题,的确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网络基础设施国家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

  重庆商报:由于微信的成功,有运营商方面发出“威胁”,对此,您怎么看?

  马化腾:出现这种情况,在全球都是热点,微信等产品让运营商又爱又恨,但这是大势所趋,未来双方一定会走向合作。可能在短期内,运营商看到的是替代关系,但因微信类产品提供的体验是以往短信、语音无法提供的,例如,在微信里发语音消息,一群人一起讨论等,都已超越传统的通信概念,已经是一个社交网络,更不要说叠加的开放平台,各种用户的应用,都不是传统运营商的功能范畴。因此,去简单比较两个不一样的东西,甚至希望“替换”,都是不准确的。

  同时,因微信类产品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数据流量,这将推动运营商服务从以话音为主向数据为主转变,未来,大家会认识到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当然,由于运营商以前的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是以语音和短信等主要业务来设计和采购的,现在因为微信类产品的出现,导致数据流量迅速增加,出现资源被占用,甚至电话打不通的情形,这让运营商很难接受。但这是发展趋势,目前,不少运营商也在拓展数据业务。

  重庆商报:对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您有什么具体建议?

  马化腾:我认为这可与修公路一样,很大一部分应该由国家来投资建设。如果由一家企业来承担修公路的费用,就意味着一出门就要被收取费用。因此,我认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选择国家承担一部分费用、企业承担一部分费用,这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