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网络安全公司曼迪昂特(Mandiant)发布的所谓“中国军方黑客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开始担忧更广泛层面的中美关系或受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战?网络战有哪些形式?现在各国的网络备战情况怎样?一旦发生网络战,将对各国产生什么影响?
综合新华社、《东方早报》报道
“醒醒吧美国,中国正在发起进攻!”这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出的最新警告。在美国网络公司曼迪昂特指责中国军方参与网络黑客攻击之后,2月20日的美国媒体上充斥着这样的刺耳声音。美联社报道称,奥巴马政府将公布一份“初步但强硬”的制裁措施,包括罚金及贸易制裁。
美国国内更“激进”的声音则要求政府在网络问题上给中国“划出红线”。事实上,美国才是世界上唯一正式用“震网”病毒对他国发动攻击的国家。中国军方对这次指责的回应非常干脆:报告“没有事实依据”。
命运多舛的中美关系被认为站上了全球性冲突的最新前线。更大的担心是,一场比核时代还凶险的“网络冷战”就此展开。几乎没有多少人相信,在网络力量上与美悬殊的中国会首先“扣动扳机”。
目前,网络战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它可以兵不血刃地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和防空等军用网络系统,甚至可以悄无声息地破坏、瘫痪、控制敌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络系统,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军认为,网络战是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动。网络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战略网络战;另一类是战场网络战。
从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网络方面均在积极备战。与此同时,全球网络攻击事件正不断上升。网络战已经成为世界五大安全威胁之一,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由美国部署、用来攻击伊朗核项目的蠕虫病毒Stuxnet曾显示出这类攻击破坏基础设施的潜力。而黑客如果攻击企业,甚至仅仅是破坏人们对于网络安全的信心,也可以给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它可能不会像核武器那样即刻产生威胁,但是它的效果和军备竞赛完全相同,仍能给现实世界带来破坏性后果。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以及其他国家至少应该坦率承认参与了网络攻击。这并不等于透露具体的行动细节。奥巴马政府部署Stuxnet一事被泄露,或许的确损害了美国国家安全。但国际社会应就网络战展开公开会谈,商定规则。承认网络战部门的存在,就是第一步,这与过去对待核武器问题的做法类似。此类会谈必须邀请各国军方参与。
据凤凰卫视报道,美国网络军的力量是非常强的,美国有个部队叫做美军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这个司令部拨款在几年前就达到10亿美元,里面雇了各个大学的精英。如果发生网络战,对中国和美国都不利,因为中美两国在经济上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同时,媒体也称,这个网络战到底有多严重,会产生什么结果谁也不知道,因为历史上从来没发生过。但是真正发生网络战对美国、中国、世界各国来说,都要避免为好。
[网络战案例]
法海军内部计算机受病毒入侵
2009年1月,法国海军内部计算机系统的一台电脑受病毒入侵,迅速扩散到整个网络,一度不能启动,海军全部战斗机也因无法“下载飞行指令”而停飞两天。设想,如果是一个国家某一系统或领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或瘫痪,这种损失和危害将是不可想象的。
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实施网络攻击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网络战的规模和效果更是有增无减。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和组织“黑客”实施网络攻击,使北约军队的一些网站被垃圾信息阻塞,一些计算机网络系统曾一度瘫痪。北约一方面强化网络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实施网络反击战,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送到南军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
俄格冲突中俄罗斯黑客控制格鲁吉亚网络系统
在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中,俄罗斯可以说创造了一个网络战的经典案例。在军事行动前,俄控制了格鲁吉亚的网络系统,使格鲁吉亚的交通、通信、媒体和金融互联网服务瘫痪,从而为自己顺利展开军事行动打开了通道。尽管俄罗斯的网络战实力不俗,但由于网络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俄罗斯的网络战并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