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除夕夜南京无论是电话通话量还是网络流量都比平时上升三成到五成。在大家举家团圆的时刻,为保障网络畅通、给几百万用户提供通信以及故障维修支持,有这样一群“网络医生”,他们待命,除夕夜也要彻夜守在南京通信的“心脏”之一南京电信网络操作维护中心,一刻不停地对着枯燥的网络监控器度过。
通讯员 林苏 实习生 董梦颖 扬子晚报记者 薛蓓
扬子晚报记者日前走进南京电信网络操作维护中心看到,尽管是节日期间,但这里的工程师们仍然像往常一样忙碌。“目前,南京地区的电信固话、宽带和无线网络用户数加起来超过400万”,中心的杨锡慧主任说,“我们这个中心一共有148人,主要就是负责电信网络的监控,为一线维修提供技术指导,及时保障、解决许多市民通信的燃眉之急。”固话、宽带、无线网、iTV互动电视等的调度都集中在这里,还涉及到与移动、联通的信号互通,可以说,这是南京通信业的“心脏”之一。
记者发现,在网络操作维护中心的监控室里,每个人的工作台上有三四台电脑显示屏,每位工程师需要根据情况、不停地用鼠标在几台显示屏中切换操作,一秒钟都不能漏掉任何一处细小的异常。
冶志祥是网络维护中心的班长,他介绍说,在十多年前拨号上网时,带宽只有几十K,而如今,不少普通人家也用上了20M、50M,甚至一些用户用上了100M的宽带。维护中心的规模也比几年前扩大了三四倍,无形间每个人的工作量就增加了。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所有工作人员,手机都是一直连着充电器在充电。
“接电话太多,如果一线维修师傅发现故障解决不了,我们电话里也指导解决不了的,就要随时出门去现场支撑,所以手机要一直保持充沛电量”,年轻的女工程师赵承慧说。一般反馈到这里的是“最高级”的故障问题,即一线维修人员处理不了的。遇到这种情况,下着暴风雪,他们也必须立刻出门到现场。
这里的工程师基本都是大学生,多才多艺的他们,经常无法陪家人,更谈不上像普通人那样的休闲娱乐了。即使下了班,工程师们也必须不关手机,随时待命,通宵熬夜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家常便饭。所有的24小时坚守,都是为了保障“万无一失”,因为电信信号一旦出现问题就无小事,影响的就是百万家庭的通讯。
这个春节假期这些“网络医生”可曾休息?冶班长笑笑:“我们这里24小时都离不开人,更何况是春节。”在春节长假期间,他们也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轮流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