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谢幕嘱托克里善用社交网络

阅读 850  ·  发布日期 2013-02-02 08:52:57  ·  伊索科技

   在政治聚光灯下逾20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月1日正式卸任。此前一天,她在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发表任期内最后一次公开讲话,谈及4年得失,为继任留下“嘱托”。

  摆“成绩”

  希拉里回忆在贝拉克·奥巴马总统第一届任期开始不久接手国务卿时的情形。

  “想想我们2009年1月面临的状况:两场战争、一落千丈的经济、与传统盟友的摩擦、外交地位下降,”她说,“全球范围内,人们质疑美国恪守核心价值的承诺和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的能力。这是我接手的现实,履任国务卿第一天。”

  希拉里宣称,4年后,世界依然面临“危险和复杂因素”,发生许多变化,号称美国已经“重振”外交,内部“更强大”,全球领导地位“更稳固”。

  美国《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发布联合民意调查,显示约67%美国人“好评”希拉里,创她历年所获民意支持率新高。

  遇“低谷”

  希拉里履任国务卿的最后数月跌入“低谷”。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的领事馆遭袭击,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等4名美国人丧生。

  美国政府对袭击性质定性失准,先说偶发,后说预谋,落下把柄。作为外交系统掌门人,希拉里成为共和党议员攻击目标,国务院因为没能向领馆提供足够安全保卫备受批评。

  她近日接受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质询,舌战共和党参议员5小时,激辩、怒目、拍案、落泪、不屑……反击对方多轮攻势,经受任内最后一次考验。

  留“嘱托”

  针对美国外交,希拉里为继任约翰·克里留下“嘱托”,华盛顿需要运筹帷幄,善用筹码,扩大参与范围。

  “没有21世纪的工具,就不可能成为21世纪的领导者,”希拉里说,“这个时代,人们在(社交网络)“推特”上召集民主示威,而恐怖分子在网络上散播仇恨观点。”

  她警告,美国的海外形象正发生改变。“我们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友好关系不会永远持续。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它们已经枯竭”。

  担任国务卿期间,希拉里出访112个国家,行程将近161万公里。她说,频繁出访反映出世界形势趋于复杂。“早些年,国务卿只需集中精力面对几个世界主要大国,现在必须有更广阔视野”。

  不过,她坚信,美国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国家”。“这不代表吹嘘或空洞标语,而是承认我们的角色和责任。即便以不同方式,美国仍将引领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