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1月14日消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13日发布2011年度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和计算机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2011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48.87%,已经连续4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制作、贩卖、传播木马的产业链日趋成熟,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12月6日至2012年1月6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举办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和计算机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我国计算机、移动终端用户2011年以来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状况以及感染计算机病毒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68.83%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未修补网络(系统)安全漏洞”(57.26%)、“弱口令或缺少访问控制”(39.62%)仍然是导致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67.43%的移动终端使用者感染过病毒,比2010年提高了27.58个百分点。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其安全问题将成为新的焦点。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日益广泛,移动终端中的安全问题逐步显现。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是造成移动终端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1.43%和50.45%,钓鱼(欺诈)信息和网站浏览也占据较高比例,分别为48.67%和46.43%。网站浏览已经成为困扰传统PC和移动终端安全共同的问题。
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的途径中,排名第一的是网站浏览51.91%,其次是普通短信和电子邮件,分别占到41.67%和29.44%,电脑连接(27.78%)和彩信(27.22%)也占有较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