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开发者曾经信誓旦旦的对记者表示,“只要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亲睐,盈利自然会水到渠成,”但令其失望的是再贴近用户的需求,用户也不愿掏钱。
张志强(化名)是位于北京中关村一家专注于手机拨号应用的开发者,产品自今年初面世以来,目前已累计近500万用户,但面对记者采访时直言还没想好怎么赚钱,并表示只能将用户数扩大到10倍,才可能有更多盈利模式的想象空间。不仅仅是张志强,记者采访过多位开发者的答案大同小异。
营收失衡恶意推广成获利手段
据了解,移动应用开发者目前有三种盈利模式,一个是应用免费+植入广告,可在短时间内积累比较多的用户数,但容易破坏用户的体验;其次是应用免费+部分道具/内容收费。但此举更多针对内容消费和游戏类的应用;再者是难度最大的下载收费,多数开发者也不愿选择。
在营收严重失衡的现状下,很多开发者迫于盈利压力采取了“应用免费+植入广告”的模式。然而部分开发者却走上了流氓推广渠道的不归路,在手机应用中大量内嵌“恶意广告插件和私自下载软件”代码的“盗版应用”,甚至还嵌入恶意吸费广告,尤其是与生活类、游戏类相关的热门手机应用。
目前,流氓广告主要分为“通知栏匿名广告”和“积分墙广告”。前者会在用户打开某款应用程序时触发广告的强制弹出,在手机通知栏处显示提示引导用户点击下载其它应用程序。或者在用户处于待机的状态下直接弹出到屏幕,并不告知用户该广告由哪个应用程序触发,使用户无法进行移除;积分墙广告则要求用户完成下载其他应用程序等行为来获取一定的积分,才能继续使用应用程序。再加上一些渠道代理商通过恶意软件联网自动下载、强行刷机内置的强推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手机,还会造成恶意吸费、流量电量消耗等危害。
专家提示 用户应选择安全市场下载软件
由于涉及到用户隐私、资费等问题,手机的安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PC更受用户关注。目前各大手机移动应用开发者的运营模式、功能设计、和盈利前景等都不尽相同,行业呼吁开发者一定要重视用户感受,一切产品功能和行为应当紧紧围绕用户体验,坚决杜绝任何不正当的推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