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拥有智能手机的机会是平等的,每一个人享受便捷智能时代的权利是平等的,百度云正在创造一个‘平等智能世界’。”在新智能手机的发布会上,百度技术副总裁王劲动情地诠释着。
这个“平等的智能世界”,自然不会由一家独霸。在百度发布新智能手机的同一天上午10时,小米科技青春版手机正式发售。据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声称,15万台新机在11分钟之内被一抢而空。
较有意思的是,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也在继新浪和腾讯之后把脚踩入手机市场。网易公司CEO丁磊在近期表示,“正在慎重考虑这件事情。”
加上在去年就已投入征战的阿里巴巴和新近表示要投入的盛大公司,一时间,国内最抢眼的互联网公司近乎全部聚拢在智能手机市场。但不管先来还是后到,也不管各自在互联网市场上如何呼风唤雨,这一切在周鸿祎看来,“在智能手机这块儿,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比赛已经开始,谁能撑到最后?
前赴后继的互联网公司
雷军携小米手机站在聚光灯中央的样子让人印象深刻。他刻意模仿乔布斯——身着凡客诚品(雷军有参与投资)T恤、牛仔裤,脚踩“Angry Birds”(愤怒的小鸟)帆布鞋。自此,雷军被业界人士戏称为“雷布斯”。
雷军没有乔布斯“改变世界”的气魄,但他所做这一切,只为了另一番尝试,“用个人电脑的游戏规则‘玩’手机”。按照小米科技的最新官方数据,小米手机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50万部。
雷军还在努力实现他的尝试,而与他几乎同时出道的马云就没有运气。
阿里云手机是由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阿里云、国产手机厂商天宇朗通及芯片公司Nvidia(英伟达)三方共同打造。2011年7月28日,在淘宝商城(现“天猫”)正式发售。但截至2011年10月,这款手机的销售额仅有7万部,而阿里方面的备货量为50万部。
尽管出师不利,但在移动互联网的热潮中,马云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2012年2月2日,马云亲临位于深圳的天语手机大厦多功能厅,对两家公司的关系作了清晰的定位:阿里云无线团队和天宇分拆相关资源,成立新的合资公司。阿里巴巴是新公司的大股东。
两个月后,定价1499元的第二代阿里云手机横空出世。按照阿里方面的说法,“新手机不仅在实体卖场获得良好销售业绩,同时位居淘宝手机销量排行榜的前列。”
小米科技和阿里巴巴集团先后踏上智能手机之路,在于它们看到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
艾瑞传媒的研究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仅为4000万部,但到了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单季度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就暴增至2283万部,超过2010年全年的一半。同时,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持有量已经达到2.23亿,占总手机用户的23.2%。
显然,雷军和马云看得到的希望,李彦宏、马化腾、曹国伟、丁磊、陈天桥、周鸿祎自然也懂。
2011年7月,新浪携手HTC推出新浪微博手机。这款手机并非全新产品,它是HTC C510e的改款——新增“新浪微博”专属键。
而在此之前,HTC还和腾讯公司合作推出社交手机ChaCha。但是,马化腾比曹国伟多出一个心眼儿,他同时和华为合作推出HiQQ智能机。遗憾的是,两款手机都不成功。
2011年年末,腾讯再次作出尝试,又先后在天宇和TCL定制了两款3G智能机,以深度整合QQ Service的各种应用。
2011年12月20日,李彦宏在百度大会上揭开了百度手机的神秘面纱。该款手机由IT大佬戴尔代工,被百度称为“绝世神器”,但由于价格过高,反响平平。
至此,小米科技、新浪、阿里巴巴、腾讯及百度5家互联网公司开始了步幅不同的跨界游戏。而下一波来势更为汹汹的跨界大潮发生在5个月后。初夏的烈日让互联网大佬们对智能手机的热情达到顶点。
2012年5月4日,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经过半年时间的思考后,决定推出奇虎360特供机——不要品牌,不做制造,只要平台,自己包销。
10天后,业界迎来最为精彩的一周。动作快人一步的还是周鸿祎。
5月14日,周鸿祎召开媒体沟通会,正式宣布与华为合作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同时,他将矛头指向了雷军,表示360定制手机志在高配低价,且“主流机器一定高于小米”;第二天上午10时,小米科技发布青春版小米手机;下午,百度携手长虹、富士康、联通二次入局;18日,丁磊在和华尔街分析师举行电话会议时表达了此意。他介绍说,网易已经确定将进军智能手机行业,也已经有试制机问世。他还表示,网易非常重视这一波智能手机浪潮在中国的普及所带来的机会。6月6日,盛大如约推出了由旗下果壳电子主导开发的互联网手机Bambook S1,这款手机将以1299元的低价杀入市场。
在人人网CEO陈一舟眼中,互联网公司的手机战役来的比想像中快、规模也更大。“战役可能需要三年,但胜负是在头一年甚至半年内决定的!”陈一舟说。
入口之争
从互联网端燃起的智能手机大战已然开打。但让人不解的是,传统的手机厂商已经在市场中砍得刀刀见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为何还要群起杀入?
在这个问题上,周鸿祎对《IT时代周刊》坦白地陈述,“我并没有想着赚手机的钱,只是想着在软件市场也有360一席之地。”
依据乔布斯的预言,世界正进入“后PC时代”,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将逐步取代PC,成为市场主流。而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9亿部,PC出货量是3.5亿台;预计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会达到6.2亿部。
于是,互联网大佬们的争夺也从桌面端走向了移动终端。
截至目前,360已经在手机应用领域有多处布局。其中,装机量最高的是安全工具“360手机卫士”和Android系统美化工具“360手机桌面”。此外,360还开发了下载工具“360手机助手”和手机浏览器等入口型产品。腾讯则在手机QQ、手机浏览器,阿里在电商业务、搜索,百度在搜索、音乐、地图等各自的核心应用上开发出移动版本。
比较特殊的是,尽管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大大增加,但“很多智能机用户仍然不会下载、安装手机应用”。互联网行业专家曲晓东指出。以百度为例,在传统互联网中,百度搜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但在移动领域,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刚超过5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预装应用”。
“最典型的要数腾讯。”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智能机已经植入了移动QQ、微信、腾讯微博、QQ游戏等腾讯系应用。
然而,“如果以一个软件厂商的身份向手机硬件厂商寻求合作,他其实是有求于别,处于弱势地位。”曲晓东指出。
据悉,小米手机开发之前,小米科技的社交应用“米聊”曾遭遇腾讯“微信”的狙击。在那时,雷军向他的团队保证,在3个月内组建出硬件团队。在小米手机的护驾下,米聊得以生存。MIUI目前已拥有国内外50万使用者,米聊用户量更达到1200万人。
小米看似成功的模式,顿时引来多家公司效仿,大家推出自己的手机,以求用更主动的方式出击。
在阿里云手机里,从淘宝网、聚划算、淘宝比价到淘女郎等,淘宝系应用无一不被马云置入其中。美国知名评论人里克·亚里士多德·穆纳里兹对百度携手长虹推出智能机,给出了“慧智之举”的高度评价。在百度云手机中,百度浏览器、百度搜索,百度Ting、百度输入法、百度云、百度地图等核心应用赫然在列。
“互联网公司造手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自己的服务嵌进去,扩大自己的整个营收,卡位移动互联网的强入口。”创新工场成功孵化项目、手机操作系统开发商点心CEO张磊认为,互联网公司建立在自身服务上的优势,借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