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美国最近几天一直遭受雷电风暴的侵袭,造成了其东海岸多处断电,并对该地区的互联网服务造成了断网的连锁效应,其中包括Reddit、Netflix和Instagram等网站。
雷电风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可对互联网提供商来说甚至备用发电机都不能正常运转,那么就说明作为网络供应方没有提供完善的、针对自然情况的保护措施。
一些互联网企业面对相对简单的技术调整和自然灾害时,都造成了严重的当机情况,这不能不令大家对互联网的稳定性产生忧虑。
什么是闰秒?
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原子时,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
科学上有两种计量时间的方式: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测量而得出的“世界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上周末,多出的一秒则就是为了消除两者之间的差距而设的。
因为“世界时”是依靠地球自转计量出来的,而地球自转的速率是不恒定,“原子时”则是恒定不变的,所以会造成偏差。
来自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Peter Whibberley教授表示闰秒的设立是为了让“世界时”和“原子时”能够保持平衡。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采用世界时(UTC)作为地球时间的计量方式。而这个时间是基于多个精确的同步原子钟。UTC是卫星和科学实验中使用最普遍的计时方式。同时,很多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则都是使用UTC计时,所以UTC时间必须要跟上原子时。一旦两种时间出现不同步,那么很多的实验和商业企业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闰秒的问世虽然给各项研究带来了好处,但同时它也有其负面影响有些人或组织可能会选择在更大差异出现之前就推迟添加闰秒。美国政府则表示闰秒的推行不是好事,他们指出,因为这个闰秒将会导致很多计算机系统运行困难。
目前,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接受美国提出的取消闰秒的提案。不过关于这个提案的讨论活动预计要推迟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