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入“云+端”比拼时代

阅读 724  ·  发布日期 2012-07-04 08:09:29  ·  伊索科技
      互联网进入“云+端”比拼时代   中国互联网的“引擎”似乎正在悄然进行着新一轮的切换,并可能左右未来的行业格局。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按照5到6年一轮回的节奏,已走过了三代,每次都有新的领军企业和商业规则出现。而这次,脱颖而出的又会是谁呢?    三个“第三”汇聚成“第一”  “引擎切换”的迹象隐约出现在增长排行榜中。根据知名调研机构“易观国际”上周发布的统计数字,今年,国内最大的10家互联网公司中,排在广告收入增幅最前的是两家新兴公司,第一名是搜狗,同比增长184%,第二名是奇虎360,增长165%。  与传统“赢家通吃”的互联网游戏规则不同,搜狗和奇虎都不拥有行业排名第一的产品——做内容,它们比不过新浪,客户端软件不如腾讯QQ,浏览器逊于微软IE,搜索更难敌占有压倒性优势的百度。   值得一提是,作为“冠军”的搜狗,其最重要的竞争武器——搜狗中文输入法和搜狗浏览器,甚至在客户端软件和浏览器市场都只能排第三,而在搜索引擎方面,搜狗也只是在去年底才超过退出中国的谷歌,排名第二。

  三个“第三”,最终汇聚成第一,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

  作为解释,易观在《中国互联网增值新趋势报告》中提出,未来几年,互联网竞争将主要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综合”就是“云”和“端”的协同。“云”是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应用服务,“端”就是抓住核心客户端软件获取用户;前者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而后者则意味着流量资源。易观认为,互联网企业必须同时发展“云”和“端”,形成“云+端”的模式,中国互联网经济才能进入新一轮增长通道。

  在易观的报告中,搜狗被定义为目前整合“云”与“端”的领先者。具体说,它靠两款客户端流量导向了搜狗搜索,实现了流量变现。

  事实上,作为增长第二名的奇虎360,其战略与搜狗颇为合拍。搜狗CEO王小川告诉记者,和搜狗类似,目前,360依靠两大王牌客户端——安全卫士和浏览器拥有数亿用户,也希望开展云服务与百度竞争。

  

同质化凸显“入口效应”

  国内互联网行业之所以进入“云+端”的综合实力比拼时代,大环境的变迁是核心因素。根据易观的梳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互联网的脉络几乎是“各领风骚五六年”。

  1995年到上世纪末是典型的“接入为王”阶段。当时,在物理上接入互联网是用户的主要关注点,瀛海威等ISP一度成为代表企业。

  但互联网的价值毕竟在于服务,早期,上网获取海量信息是主要需求。因此,世纪之交后几年,新浪、搜狐等门户独领风骚,率先在海外上市,引领出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信息获取需求被满足后,网民自然衍生出对其他网络应用的向往。2004年开始,搜索引擎、网游、电商、视频、社交等新兴服务不断冒出,领军企业渐次上市,形成一波“应用为王”的浪潮。

  纵观过去15年,互联网的发展基本上是技术进步创造应用,网络公司紧追用户需求。但2010年以来,网络需求的拓展放缓,主要企业的产品趋向平台化、同质化——从搜索、视频、社交、电商到游戏、支付等,各公司基本都形成全覆盖,成为了云服务的百货店。

  易观认为,在这种格局下,仅靠单一产品已难以构成差异化优势,抢占“入口”成为关键环节。

  入口,就是用户接触云服务的工具软件。没有入口,“云”就成了无源之水。统计显示,近两年,国内客户端软件(社交、安全、影音、浏览器、翻译等)吸引的风投资金逾10亿美元,资本虽纷纷豪赌客户端的未来,但除了腾讯,其他公司都存在难以将客户端的拉来流量顺畅转化为收入的瓶颈。那什么才是“云”“端”协同的最佳模式呢?

  

浏览器成为关键“拼图”

  易观认为,目前,要将网络的人气和流量变现,最成熟的商业模式是搜索引擎;但要将客户端的“入口能力”与搜索引擎的“变现能力”结合,还有一个最核心的环节——此前一直被低估的浏览器。

  微妙的是,浏览器的用户忠诚度不高,容易被取代,“生存能力”有限。在“云”和“端”之间,它就像是一段异常重要、却容易倒伏的“天梯”,必须根植于一款成功的客户端产品。

  王小川表示,没有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很难立足;而没有浏览器,搜狗的搜索也不可能超过谷歌。

  同样,没有360安全卫士,奇虎也不可能在浏览器市场做到第二名。消息人士透露,奇虎目前正在积极准备推出自己的搜索服务。

  事实上,在国内互联网产业界,除了搜狗和奇虎,大部分人只是在近期才真正看到浏览器的价值。知情者透露,腾讯厘清这一思路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就在近期,以杀毒起家的金山网络也推出了浏览器产品。

  但王小川也承认,搜狗2010年从搜狐中分拆,成为独立公司。之前,搜狗开发浏览器的计划一直得不到搜狐支持,团队长期被边缘化,甚至在几年中,几个核心团队成员只能偷偷开发。某种意义上,搜狗如今能形成“输入法-浏览器-搜索引擎”为架构的“三级火箭”模式,多少带点运气成分。

  无论如何,互联网新一轮竞争的规则已越来越清晰。而与此同时,在另一个规则迥异、潜力巨大的市场——移动互联网,前景仍稍显凌乱。目前,客户端、浏览器、搜索市场的主要“玩家”都是PC(个人电脑)时代的巨人,在手机领域,它们能否占据有利位置仍未可知。

  易观在报告中指出,移动互联网应该会复制互联网的模式,以“端”为根本,以“云”承载商业实践。但王小川说,在手机上,浏览器的地位远不如PC,着力点究竟该在哪里,还需要慢慢观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