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上,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白俭成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认为,创新是互联网的活力源泉,《网络导报》创立互联网公社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举措。白俭成说:“十九世纪法国有个‘巴黎公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也有个‘公社’。这两个‘公社’都存在于历史和我们的记忆当中。今天,《网络导报》搭起了一个传递‘公社’新内涵的平台。”
作为“第一批网上聊天的网民”、“第一批见网友的人”,也作为《网络导报》成长三年来的见证人,白俭成由衷地感慨,互联网“已经且必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我们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故而,他认为,互联网公社的真正作用,在于“团结有识之士,团结我们互联网的精英”,从而为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信息产业网副总裁陈华给予了热烈响应:“说起公社,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过去那充满革命气息、共享主义、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恰恰是互联网精神的写照。”
在接受网络导报记者专访时,陈华对此有更进一步的阐述:“互联网公社的‘公社’是线上、线下互动的一种新型社交网络,一是在于互联网体现的变革精神,二是在于互联网体现的创新意识,三是在于互联网体现的互助精神。”
自然而然地,陈华将互联网公社与创新精神联系在一起。“当前,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环境仍有待大力改善……希望我们不只是模仿、山寨,有朝一日也能让外国人山寨我们。”
陈华认为,要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创新环境,既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关监管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要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不论环境多么复杂,多么不利,都是需要人去改变的”。他呼吁:“我们做互联网的人,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志气,少一些攻讦,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务实进取。”
由此,陈华期盼互联网公社“能聚集行业内最具创新精神、最富有想象力的精英人士”,成为“互联网人士在网海中启航和回归的温情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