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精彩首页
产品中心
海南网站建设
海南软件开发
应用软件
档案数字化
海南抖音微信运营
海南小程序APP开发
网站建设
微信营销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关于我们
案例展示
品牌网站
企业网站
门户网站
房产项目
系统开发
高端定制,品牌设计 琼ICP备09004986号 琼B2-20100024
全部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专利竞争正改变全球互联网产业格局
阅读
899 ·
发布日期
2012-05-07 08:25:26 ·
互联网
当中国互联网企业360与腾讯之间的“3Q大战”终于搬上法庭时,在大洋彼岸,几大互联网巨头也正因专利问题而对簿公堂。为争夺技术的使用权,互联网巨头已将“战场”从市场延伸到法庭,最近被卷入诉讼的都赫赫有名——谷歌与甲骨文、苹果与三星、雅虎与“脸谱”。尽管它们之间的诉讼复杂,但其中牵涉的商业利益却非常巨大。
“在互联网时代,专利竞争会与网络创新一样出名。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今年年初曾作出这样的断语。眼下,全球互联网领域的这三场重量级官司倒正好验证着这句话。几位互联网巨头之间到底上演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而正在发生的一切又会对全球互联网产业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期新财经记者将为您梳理一下这几场网络官司的来龙去脉。您大可不必拘泥于其中晦涩难解的诉讼语言,只需从中了解一下当下我们正处的互联网时代的产业格局。
甲骨文Vs谷歌
移动互联网界的“丛林之战”
1974年10月30日,拳王阿里和另一位重量级拳手福尔曼,在刚果首都金沙萨为争夺代表拳击界最高荣誉的“拳王金腰带”进行过一场“殊死战”。多年来,这场比赛被体育爱好者视作“最伟大拳击手间最经典的赛事”,并被称为“丛林之战”。
互联网界的“丛林之战”也在上月开打了——一方是软件巨头甲骨文,另一方是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它们关注的焦点是一种名叫Java(爪哇)的编程语言。
2010年8月,甲骨文起诉谷歌,指控其掌握的安卓(An-droid)侵犯甲骨文在开源编程语言Java上持有的知识产权。经过一年多的协调无效,4月16日,这一诉讼正式在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开庭审理。目前,陪审团已开始听取法庭辩论,预计6月中旬会作出有关判决。
《经济学人》认为,这场官司意义重大,因为审理的结果或许改变整个安卓业界,这一产业涵盖了超过3亿部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而让移动互联网领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多年来,谷歌拥有的杀手锏之一是一款名叫安卓的操作系统。很多智能手机都能在开机时,看到一个绿色小机器人,那就是安卓的标志。三星、摩托罗拉和宏达电(HTC)等移动终端产品都搭载了安卓系统。5月2日的统计显示,在美国市场,装有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的市场份额为51%,在中国市场,这一数字超过70%。
在研发安卓操作系统时,设计师使用了很多编程语言,其中就有一种名叫Java的编程语言。 Java由美国网络公司Sun开发,几年前,甲骨文重金收购了Sun。 2010年,甲骨文将谷歌告上法庭,指控其安卓操作系统侵犯了Java技术专利。甲骨文说,程序语言是原创产物,应受版权保障。谷歌则辩称,人人都在使用的编程语言不应该被标注版权,而安卓没有使用任何需要许可的Java。
不过,谷歌这样辩驳的时候,倒是有点心虚。因为就在今年3月底,谷歌曾表示愿意向甲骨文支付两项专利的2011年技术授权费,共计280万美元。至于未来的赔偿,谷歌还提议过,将安卓营收的0.5%作为其中一项专利的费用,此专利今年12月到期,另外将0.015%的营收作为第二项专利的费用,此专利2018年4月到期。但甲骨文对此的回应则是“谷歌开出的赔偿额度太低了”。甲骨文胃口很大,要求谷歌不但要支付未来使用的技术授权费,还要为过去的使用赔偿10亿美元。
外界认为,谷歌在诉讼中并不占优势,甲骨文打赢官司的可能性非常大。唯一有变数的可能是赔偿费与技术授权费数额。
甲骨文如此大动干戈地索要Java技术授权费,一定程度上也是看准了安卓的巨大价值潜力。谷歌曾经在2010年预测,到2013年,来自安卓的相关收入(包括广告、软件产品、数字音乐消费等)将会高达37亿美元。从目前来看,赔偿金不是甲骨文的主要目的。甲骨文并不希望扼杀安卓系统,而是要迫使谷歌照着它的规则走,且让安卓和Java系统更加相合兼容,以便未来从安卓上分到更多。
而对谷歌来说,输了官司非常麻烦。 Java是安卓得以运行的一个关键方式。没有Java,谷歌需要重新开始建立自己的移动平台。不过,现阶段谷歌很难研发出新的移动平台。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一封谷歌内部邮件透露,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吉和塞尔吉·布林曾要求 “调查哪种技术可以成为安卓中Java的替代方案”,而最终的讨论结果是“我们寻找了许多方案都不行,因此得出结论:我们要商讨Java授权。 ”所以,对于谷歌来说,拿不出替代Java的技术,只能继续沿用,而眼下能做的只是想办法说服甲骨文降低专利授权费用。
未来影响:
如果谷歌败诉,会严重影响安卓生态系统。移动终端的主要竞争之一是操作系统的竞争。目前全球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四大阵营:一是谷歌的安卓(Android)系统,终端制造商以三星、摩托罗拉和宏达电为代表;一是苹果的iOS系统,主要供苹果自用;一是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诺基亚是其主力用户;还有一个是黑莓。所以,谷歌受到打击,会连累以安卓为操作系统的移动制造商们。这倒是无意中让苹果与微软受益。苹果的产品势必会借机而上,微软也会有所收获,因为以安卓为操作系统的移动制造商们可能会纷纷转投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以保证能继续销售自己的手机。
苹果Vs三星
一个“小玩意”也能引发大战
使用苹果iPhone的人很少会留意到这样一个功能——将手指在屏幕上一滑就可以中止手机的待机状态。这个功能依赖一种叫滑动解锁的技术。对智能手机而言,滑动解锁是众多专利技术之一,但绝对算不上核心技术。不过就是这个“小玩意”,却成为最近几个月苹果向三星挥舞的“利器”,也揭示出苹果与三星之间今日的专利之争是如何发端的。
今年2月,苹果在美国圣何塞对三星公司提起诉讼,状告三星公司侵犯了苹果一系列专利权,其中包括滑动解锁专利。
苹果方面称,“滑动解锁”技术可以追溯到2005年年末,也就是苹果公司公布触摸屏产品之前一年多的时间。
当时第一款iPhone还处在研发阶段,包括现任苹果高级副总裁斯科特·福斯特尔在内的苹果软件工程师们觉得,有必要开发一种功能,可以避免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时或在手提包里受到挤压时,意外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苹果在诉讼书中说,苹果的工程师们认为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因为它能增加用户初次体验iPhone时的趣味。而《华尔街日报》透露,为了从手指滑动的速度到手型动作,苹果团队曾进行了反复试验,并最终获得成功。
2005年,圣诞节前两天,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提出一项专利申请,内容涉及一些含有椭圆和圆形的基本图案。这些图案形成了现款iPhone所用滑动解锁功能的早期版本:白色的圆角矩形滑块,用手指触摸并向右沿水平方向拖滑,直至设备“解锁”,打开开机画面。
2010年初,专利局授予苹果公司该项专利。不过,就在苹果等待专利局批准这项专利期间,三星对外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其中也有一个“滑动解锁”技术——使用三星手机时,用户可点触屏幕中心的圆圈,然后向圆圈以外的任何一点拖滑手指就可以实现解锁。
三星的设计的确与苹果有点不同,但在苹果的高管们看来,这种差异还不够充分。于是,今年2月,在美国圣何塞苹果对三星公司提起诉讼,状告三星公司侵犯了苹果一系列专利权,其中包括滑动解锁专利。
这场诉讼很有戏剧性:在消息曝光之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瑞典触摸屏制造商Neonode突然对媒体声明,它才是滑动解锁专利的“主人”。早在2008年这家企业破产前,曾短暂生产过一个手机系列,其中使用了这项技术。Neonode知识产权主管约西·沙恩说,公司于2002年在美国就提交了触控滑动专利的申请,在其他国家也有申请类似的专利。这一声明让苹果与三星的诉讼发生了变化——《华尔街日报》称,三星可能会以Neon-ode的设计作为“现有技术”的例证,证明苹果公司的滑动解锁专利根本不应该获得授权。
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三星会在本月21日就专利诉讼与苹果进行首次协商。
其实,这只是三星与苹果大战的一个小插曲。
苹果与三星是全球智能手机行业中的翘楚,它们一直稳居智能手机行业的前两位——5月2日,市场调查机构IDC发布报告称,从今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看,三星达到4220万部,占全球智能手
为您推荐
Android 11正式发布 加强隐私管理
2024-11-29
工信部通报下架60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有赞精选等在列
2024-11-29
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11-29
5G通话,将主导2021年的CES虚拟展会
2024-11-18
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
2024-11-18
上一页
: 全球拼网速 未来看中国
下一页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