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1年第3季度,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到3.96亿人,环比增幅达7.7%。预计2011年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4.3亿。
在互联网产业年会上,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总经理杭国强表示:“我们看到整个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爆发性增长,但是收益却没有形成相应的趋势。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运营商都未找到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根据国内最新的数据,35%的开发者收入在1万元以下,生存状况并不是太乐观。”杭国强介绍,目前,国内有超过50个手机应用商店,平均一部山寨手机上要被预装10个左右的商店,这使得风投对于应用商店的估值骤降,差不多从一个日活跃粉丝100美元降到了100元人民币。“整个移动互联网投入是个热潮,但是又被如何盈利困惑着。”
杭国强还分享了一个数据,即1%的用户占据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的50%。 “如果更多的用户觉醒,更多的用户更换智能机,那么流量的爆发性增长将是不可避免的。”杭国强认为。
林斌:手机将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
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演进和增长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推动力量,那么智能手机的未来趋势是怎样的呢?
小米科技总裁林斌认为:“我觉得第一个趋势是硬件越来越强,比如小米手机的硬件性能是双核1.5G处理器、1G内存。用过PC的朋友应该知道,大概几年前1G电脑差不多,手机从原来打电话发短信发展到今天,不但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还能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有几十万个游戏随你下,逐渐会替换掉用PC的很多用户,每天都会用手机,手机会成为生活中心。”
“第二个趋势是让我们做手机的原因,产品体验是一体的。比如我移动应用做得很好,装在一个硬件性能跟不上的手机上,跑起来这个体验特别糟糕,一个应用弄半天,摁一下半天。用户买了你这个手机硬件不好,骂你软件不好,产品也不好,用户对产品关注、产品体验关注,在移动互联网里面是非常糟的。为什么先做硬件,我们先做手机,希望在硬软件结合上面能够做得更好。”
张垦:运营商搞移动互联网有优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应用都对传统通信业务形成了竞争乃至替代,难道运营商注定将成为“亚管道”,被这浪潮抛在身后吗?
在爱立信工作过、对通信业有着深刻了解的ChinaCache CTO张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994年我回国时,是整个中国建立移动通信网络的时候,通信绝对是主流,现在,通信也不能说不是主流。”张垦介绍,“运营商的角色很重要,优势就是有很大的客户群,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现在很多运营商只是买卖带宽,通过合作可以在这个上面提供增值服务。比如,我在室外行走的时候,我可能希望只是得到一个简单的信息就完了,可是如果我坐在星巴克,拿同样的终端,我会希望得到有彩色视频等服务。”
“以前互联网都是一个PC终端,很简单,我们提供服务的时候就相对容易,知道IP地址就可以进行加速。但是,移动终端是多样的,有手机、PAD,还包括TV屏幕,终端很复杂,网络也很复杂。中国就有三张不同的3G网络,还有Wi-Fi,在什么环境下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应用,谁最了解这些,谁就能做好体验。”
宋麟:要让中国用户多一种选择
当下,UC、QQ等互联网巨头在手机浏览器上打得火热,因为浏览器是上网入口,谁控制了这里,谁就在用户面前更有话语权。现在这个领域又来了一个“搅局者”——大名鼎鼎的Opera。
Opera中国区CEO兼欧朋总经理宋麟介绍了HTML5的最新情况,他说:“随着手机浏览器本身的不断强大和 HTML5(简称H5)不断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程序和服务是使用H5进行的。今天你们看到很多服务,包括3G这边也看到一些体验,概念基本上排名前十有这种概念版,接下来浏览器自己需要做得更好,才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年帮大家把这个概念版变成真实版。”
他表示,Opera在中国算是一个新来者,不管怎么样我们希望让国内的用户多一些选择,希望让大家用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举个例子,刚才提到H5,差不多5年前甚至更糟,Opera就参与了H5标准制定,我们对这个的研发很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