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宁专栏:移动互联网的价值目前还是远被高估

阅读 992  ·  发布日期 2011-10-30 09:27:36  ·  速途网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目前是比较火的领域,好像一下子就代表了未来的趋势,但从现在的角度而言,物联网还是一个完整的新兴领域,而移动互联网方面,远远不及想象的乐观。
  这两个东西经常被放在一起,而实际上,物联网是一个新领域,而移动互联网只是一个延伸,甚至可以不严格的把移动互联网也算作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毕竟,手机或者pad也是一个物的概念,而且之后很多物联网的操控也可能会通过手机来实现。所以,移动互联网蕴含的价值是一个延伸的价值,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
  比如说移动互联网可以用来订票,而传统互联网也可以用来订票,二者的差别就是接口和装置的问题,所以这么去看,移动互联网的时机价值,现在不能用互联网刚出现来做一个对比。
  很多人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大机遇,因为手持移动终端的数量很高,更重要的是粘度很高,几乎随时都带着,所以他的价值似乎是很高的,起码不比互联网低多少。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判断是比较随意的。
  移动互联网的制约有很多,和互联网的区别也很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处理能力,通信运营商提供的带宽等等,但最重要的是电池。其他的硬件水平都在不断的突飞猛进,现在最大的制约就是电池。这一点,苹果用户感受最深。在电池能力限制的情况下,移动设备毕竟功能的核心是用来通讯,而不是娱乐。这是与互联网电脑访问的不同之一。
  2、软件问题 互联网的应用技术是统一的,包括接入端的操作系统基本是微软系统,网络协议各种技术基本都是公共的统一协议。但是在现在,移动互联网的代表苹果本身就是封闭的,安卓是开放的,还有其他很多另类系统。解决之道就是试用于各种载体的应用,但这些应用本身受限于终端的处理能力,在我看来都属于玩具级应用,很难实现商务或者企业级应用,这也大大削弱了他的粘度和商业价值。
  3、用户体验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体验,互联网占据的是个人的大段时间,比如工作,比如休闲,而移动互联网目前只能填充碎片时间,如果一定和什么现实的东西关联起来,其实和分众传媒有相似之处,利用的是等电梯的碎片时间。这不是说他的价值也和江南春一样,除非你的手机也可以自动播放广告,而且用户会站在哪里去看。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展开讨论,只说了一个大概的情况,然后用来说明的问题是,移动互联网不但不完整,而且实际价值很有限,不但很有限,而且未来发展很彷徨。谁知道乔布斯死了以后,会不会再有一个系统冒出来,然后大家纷纷换手机,换了手机会不会再用同样的应用?很难说。所以很多人又集中在手机网页游戏或者网页应用的方向,换言之,互联网所有的方向,移动互联网都在尝试,期待爆发。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占据碎片时间的属性是暂时不会改变的,比如微博这种东西,手机的应用就非常成功,但那是互联网微博的延伸,不是独立的东西。另一种东西就是其他应用,比如购票的应用,支付的应用,这些B2C的东西在手机上有很好的表现,而且很容易实现现金流,但从我的角度来看,这只是对原有网络售票的一种渠道延伸,总体上改善的是网络购票的用户体验。这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他具有商业价值,但可能不太有明显的投资价值。因为用户只有使用的时候才用,没有浏览和关注。
  这么来看,最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就是游戏,比如疯狂的小鸟,有空的时候可以打一局,游戏节奏也是碎片化的。而生活服务类的应用也很有市场,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家提高效率,所以说“应用”这个词起的很好,他没有用软件或者程序来命名,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一个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大概就是符合这两个条件,充满碎片化时间的娱乐和增加便利性的服务,比如找公厕、买电影票、记账什么的都出乎意料的火。
  我承认,这个领域目前很热,开发者通过各种应用赚了很多钱,系统商也通过软件平台卖了很多手机,也有一些应用有巨大的下载量,但最终他们还是要做出一个电脑版,加上一个云,才能实现他的最终落地。我这里要重申的是,我依旧说的是投资价值。换句话说,这个东西可能不错,也可能做大,但是能不能做成一个大体量的行业,而不是个把明星应用,是很重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而言,应用商店是比较成熟稳定的,但最大装机量的应用商店,应该还是掌握在系统开发商手里。
  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还没有凸显投资价值,就是所谓的占领、爆发、稳定用户基数和粘度。应用的出现比网站快的多,而且传播的模式很单一,十万网站,你可以通过网址链接传播,可十万应用,你找也要找很久。而且同类的太多,无法进行同质化区分,从这里说,又和团购或者mp3下载很像。团购众多,最后火的是团购导航,乃至评测。
  如果一定要说,移动互联网什么时候可以有一个大规模的进步,我觉得关键不是苹果也不是安卓,而是微软。现在移动终端和电脑最大的隔阂就是电脑软件都是基于鼠标的,而移动终端不存在这个设备,这是一种操作模式的根本差异。只有win系统也触屏化,才能带动软件产业的去鼠标化,软件产业触屏化了,移动终端的和PC的对接才能无缝化,这样应用才能从玩具级提升到商业级,其蕴含的价值规模,才更有想象空间。至于谷歌的云系统,看上去很美,但要改变根深蒂固的用户习惯还需要时间。
  PS:这篇文章写起来比较吃力,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大的行业领域,短短的篇幅无法翔实的表达。而且未知性也太多,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只是从目前看,物联网的潜力要更大,移动互联网则被高估了很多。另外一个道听途说的信息则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广告的95%集中在IOS系统,从这个角度而言,移动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也不被商业界普遍看好,而IOS因为集中的是高端用户,这样的表现,可以理解,但可能没有普遍代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