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被互联网说服的?

阅读 926  ·  发布日期 2011-08-11 09:21:45  ·  《商学院》
有这样一个故事,火狐的开发人员为改进浏览器,找到了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电脑的60岁的餐厅大厨Joe,让他通过浏览器找一家当地餐厅。过程如下:
  IE :Joe点击了IE8的suggested Sites(推荐网站)。火狐员工问他为什么点这个。Joe说,看看会有什么建议。但IE提示的是“no suggestions”。
  Firefox :Joe点击了菜单中的“帮助”。不过他很快发现这“帮助”也不能帮他完成任务。
  Chrome:Joe再次观察了半天Chrome浏览器,神奇地点击了Yelp(大众点评网的始祖),Yelp网站自动定位到旧金山,并推送了相关餐馆链接。
  后来,这个设计师总结说,整个实验对于Joe来说就是一次惊悚的经历,只是在他的一再坚持和劝说下,实验才进行下去。如果Joe面对的是自己的电脑,他早就在尝试一分钟以后就放弃了。很少有这样的应用,能够引导那些从没使用过电脑的人方便、快捷地使用电脑。即使是对于新用户来说,设计师们也想当然地认为用户已经理解了基本的概念,掌握了基本的使用方法。但是,Joe这样的用户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一点点帮助,最终却不可得。回想一下我们使用互联网的过程。最终能说服你、让你留下的互联网就是那种能“很快地找到你想找的东西”的。即便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从没去过的新网站),它也能让你“知道自己在哪儿”“能去哪儿”。
  我们说,这应该就是用户体验好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有的体验会好,有的却不好呢?众多的实例告诉我们,那些用户体验良好的产品或者网站,一定在符合“真实的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上做得更努力。而互联网的平台,为数据收集、分析提供了便利,它们对改善用户体验也颇有裨益。当然,最终,它们需要被进一步分析与升华,并呈现为设计感强、可用的产品或者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