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阅读 1132  ·  发布日期 2011-07-20 08:40:43  ·  天极网网络频道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注册网站我有个习惯,要求写真名的时候,注册Sina我就填袁新浪,注册Yahoo我就叫袁雅虎,注册Baidu我就写袁百度,注册Google我就改袁谷歌。今天接到个电话,问:是袁建设小姐吗?我知道,建设银行把我的个人资料卖掉了…”那么,电脑面前的你有多少个帐号呢?相信大部分人并不能记得很清楚,但最起码,几乎所有人都至少会有一个邮箱,一个微博账号,一个社交网站账号,一个网上商城以及第三方支付帐号,如果玩儿网游的话自然还会有若干游戏帐号,此外还有各大论坛的ID……而在注册这些帐号的过程中,又有极多是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这时,你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信息泄露。
 通常情况下,也许你只是偶然点击了某个网站,并且注册了用户名,然后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该网站可能已经对你的个人信息了如指掌,比如你住在哪里,家里有什么家庭成员,你的职业情况,你的个人爱好,甚至具体到你爱吃什么零食,经常去哪里购物……首先,这绝非危言耸听,其次,你的这些信息可能会被出卖,成为一些互联网公司的生财之道。
  正如市场调研公司Harris Interactive最新发布的数据称,2011年,美国76%的受访用户认为,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控制了太多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和浏览习惯,但矛盾的是,人们对此无能为力并且无法摆脱对这些网站的依赖,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究竟该如何来保护我们自己的隐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由于注册网站本来就是用户的一种主动行为,是在用户想要享受该网站提供服务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从用户的角度而言,一定要对自己的信息负责。在提交真实的个人资料之前要考虑清楚,我是否真的需要填写这些个人资料给它?这些资料会不会在日后造成困扰?这个网站是否值得信任?
  三思过后,在填写个人资料时尽量遵循“能不填就不填,能少填就少填”的原则,如果不是涉及诸如物品邮寄、钱款支付等情况,完全没有必要填写真实资料,虽然诚实是一种美德,但在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善意的谎言也同样非常有必要。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关于密码保护问题,从原则上来说,这一举措本来是为了在用户忘记密码时通过回答问题来确认用户身份,是出于安全的目的,但另一方面,这又使用户泄露了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比如说有的密码保护问题是:我的出生地是?而答案很可能就在你的社交网站个人档案里面,这样一来,反而弄巧成拙。
  因此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建议大家答非所问,选择的问题是“我父亲的名字”,而答案则写成“我的职业”,这样做安全系数会大大增加,当然这时记忆力会遇到更大的